Saturday, November 28, 2009

灵修短篇:服侍人群(四)

第四篇:服侍人需任劳任怨

“……他们连吃饭也没有工夫。”(马可福音6:31)

上帝的儿子耶稣基督,当他来到世间服侍人群时,深知本身时日无多,因此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在地上勤奋工作,把上帝话语传递世人。当经文如此涵载:“他们连吃饭也没有工夫”,我们即窥见一事:耶稣与门徒吃饭时间到了,当停下来歇一歇吧,该找东西充饥了……,可是耶稣在盛情难却下,仍然腾出时间供应群众灵性的需要。

的确,耶稣辛勤工作不分昼夜,那里有需要,就往那里去。若遇上饥渴慕义者,他会花多些时间停留;反过来,碰到抵挡真理者,不会在那地方待太久。现代人常说“钱不够用”,耶稣倒是“时间不够用”,他手上的时间表塞满各样行程,即使疲於奔命,也不发一句怨言。所到之处,他始终保持一贯心态:做当作之事,说该说之话,完成后就离开;然后再择地而往,继续其布道工作。

基督如此服侍人,令我们由衷钦佩。虽说耶稣身边有门徒跟班,但是他们多扮演辅助角色,在多数情况下,耶稣还得身先士卒服侍人,凡事亲力亲为,任劳任怨。为了服侍百姓,耶稣可以把生活私事搁置一旁,去做一些表面上看来吃力不讨好的工作。然而,耶稣就是这么坚持到底,把服持人视为一项神圣任务与使命,他还亲口这样说:“我来了,不是被人服侍,乃是要服侍人。”我们岂能不受感动?

耶稣任劳任怨的精神,对后人的影响非常大。我依稀记得多年前,曾经到怡保受训练,此乃神学课程要求之一。当时圣彼得堂牧正是当今西马教区主教黄满兴会督。虽然只有短短两个月时间,我从黄会督身上所学习的属灵功课,迄今在我的事奉中仍然管用。他用身教来指导我,透过以身作则启迪我:作为一位事奉者当持有何种心态?我从他身上学习到,效法基督任劳任怨是事奉的主要关键。此外,黄会督服侍人的那股热诚,务求不抄捷径、不用手段、不哗众取宠的服侍原则,让我自叹不如!

日后,当我投入全职事奉时,偶遇不如意事会心灰意冷,不知目标何在?有了耶稣的服侍典范,加上资深前辈的模范,使我重新站立起来,鼓起勇气继续往前。服侍人的道路,不是你想象中那么风光,它有高山也有低谷,有欢乐也有眼泪……。只要抱持正确心态,体认自己不足之处,持续不断的学习和提升自己。时候到了,主耶稣会用他的话光照我们,用他的爱激励我们,用他的灵充满我们,让我们经历服侍人的喜乐。

思考问题:对事奉者来说,为何基督任劳任怨的精神那么重要?试举出历代属灵伟人,他们凭甚么原则得以事奉长久?

Thursday, November 26, 2009

灵修短篇:服侍人群(三)

第三篇:服侍人亟需热诚

“……因为他们说他癫狂了。”(马可福音3:21)

当耶稣开始服侍人时,所到之处皆受欢迎,群众极其渴望听道,好象鹿渴慕溪水一样。可以想象,耶稣早期的布道生涯令人称羡,处处人头攒动,人山人海……,真叫他应接不暇!有一天,当你在服侍岗位上,也出现此番荣景时,肯定笑到见牙不见眼。然而,耶稣就在事业达高峰时,他身边最亲近的人却冷眼旁观,嗤之以鼻 。

从上节经文,我们可领会到耶稣亲属对他早期的工作,反应很不友善,甚至还以有色眼镜,抨击耶稣的布道工作。耶稣家属毫不客气指责他,说他癫狂了!何时我们会形容一个人癫狂?当一个人做事超出常理,你认为他不可思议,又没有其他字眼可以描述时,只能说一句“他癫狂了!”或“他疯狂了!”,来形容这种情况。

若作深层思考,“癫狂”或“疯狂”如何定义?有时候,我们会为自己所爱的人“癫狂”。美国有一位明星,花了一百万美金娶老婆,只宴请两百位好友。需要那么多钱吗?原来,他从外国进口五千朵玫瑰;请了交通警察封街,不让车辆经过住宅;向民航局申请准证,禁止飞机在结婚当天飞过私邸上空……。很简单的婚礼,却搞到很复杂,你说他癫狂不癫狂?事实上,这位明星本着满腔热诚,一心一意想取悦妻子。

在服侍人的道路上,如果缺少一颗热诚的心,我们很难走得远。当我在马六甲事奉时,有一位会友向我投诉。她说自己好意打电话给会友,关心她近来的情况,讵料对方接到电话时,用很恶劣的语气回应:“你干嘛找我?”这位姐妹听到了,心里滋味真不好受。感谢主,她还沉得住气,凭借一股热诚说服对方。到了今天,这两位姐妹仍然在教会事奉。

耶稣来到世上服侍人,乃出於一番热诚与善意,想不到自己家人说他癫狂了。在这方面,基督为我们立下好典范,倘若我们在服侍人遭遇类似情况,当晓得我们遭到他人冷眼之前,耶稣早已经历过了。上帝赐给我们学习机会,透过如此训练,我们将被塑造成深具热诚、胸襟宽大、爱心有加……服侍别人的基督徒。

思考问题:你在服侍人的过程中,是否遭人白眼?你如何应对这种的情况?为了要保持一颗热诚的心,服侍的更久更远,谁是你效法的对象?

灵修短篇:服侍人群(二)

第二篇:服侍不看对象

“我来本不是召义人,乃是召罪人。”(马可福音2:17)

这世界有一个可怕的现实,如果你在品行或道德上行差踏错,一旦被人抓到把柄或逮个正着,想要“咸鱼翻身”可不容易!中国人有一句名言:“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是百年身”,足以反映一般人对犯错者的偏见。世人如此看待有“前科”的人,上帝儿子耶稣基督却不然,他来了不但没有弃绝有过犯的人,反而还赐给他们机会去服侍别人。

在主耶稣的门徒当中,有一位名叫利未的税吏,是引人注目的“罪人”。他的职业特殊,用今天的话来说,职衔为税关局高级官员,代表政府向人民征税。本来,税关官员是高尚职业,受到民众尊重和爱戴。只可惜,在那个时代,有些税吏跟罗马政府一小撮权贵勾结,向人民征抽超额税务,有一部份交给政府银库,又有一些拿去中饱私囊,此举引起民众不满和忿怒,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没有人会想到,众人所唾弃、千夫所指的利未,竟然在耶稣门徒名单上,榜上有名!在拣选门徒事上,耶稣是经过祷告与思考,时机成熟后出现利未面前,向他发出呼召。就在上帝的感召下,利 未对自己的过犯表示忏悔,并决心洗面革新,重新做人。事实上,利未的决定极其不易,因为他要作出很大的舍弃和牺牲,尤其是在财富方面。对耶稣来说,挑选利未为其门生,更加不易!这个决定会引起宗教领袖的不满,指责耶稣没带眼识人,常常跟恶名昭彰的人为伍!

在答覆宗教领袖指责时,耶稣并没有否认利未是罪人,他还形容利未是病人,也正因此他需要一位医生。耶稣清楚表明,他正是病患(世人)所寻求的医生,为了世人道成肉身来到世上。既然带着献身使命来,他就不以罪人作门徒感到羞耻了!可是,耶稣这种入世的虚已精神,绝不是一种毫无立场、不负责任的生活态度。相反的,这才是真正圣洁和敬虔生活的表彰,因为耶稣用圣洁的生命,去影响堕落的生命,他说:“我来本不是召义人,乃是召罪人。”这是世人的福音,尤其是那些被遗弃、被边缘化、被藐视的“罪人”。

今天,教会里的信众是一群蒙福的罪人,我们领受主耶稣托付,在地上负起服侍人的使命。我们不可计较他们的背景、语言、文化、身分、肤色……为何!由于蒙了上帝怜悯,我们成了何等人,有幸参与服侍人的工作。必须紧记,我们的身份也好象利未一样,机会是上帝赐下的,所以我们当效法基督,在服务的事上只求对主忠心,而不论对象是谁了!

思考问题:耶稣在服侍人时不计较人们背景如何,而我们在服侍人的过程中,是否遇到有麻烦、有问题的人物时,因而退缩三尺呢?

灵修短文:服侍人群(一)


第一篇:按父神心意来服侍

“因为我是为这事出来的……。”(马可福音138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遇到思想表达上的困难,就算自己认为把话说清楚了,旁人未必可以完全理解,这是我们最感棘手之处。当主耶稣来到世上,他说了很多话,也做了许多事,但是真正了解的人不多。耶稣的工作不只被当代的宗教领袖、法利赛人、文士所误解,最糟糕的是,连他身旁最亲近的门徒,也经常不明白老师所言所行。

从上段经文,我们看见耶稣的事工已经深入民间,而且享有一定的知名度。在百忙当中,他抽出时间灵修祷告,以应对接下来的使命。然而,彼得在这方面缺少了解,责怪耶稣在众人最需要他的时候开溜,为了找老师而忙到团团转!显然的,彼得在埋怨耶稣。哦,真大胆,彼得忘了自己不过是门徒,耶稣是他的拉比,他的老师。

彼得为何责怪耶稣?原来,他对耶稣有所期待,希望可以继续为人服务,医治病人,满足群众的需要。须知,自从耶稣医好彼得的岳母后,整个乡村轰动起来。很有可能,彼得这个时刻忙着作见证,说不定有许多病人找他充当介绍人,排队等耶稣医病也不一定。那个时代,由于医学不发达,没有专科医生,群众反应热烈,毫不出奇。

可是,皇帝不急太监急,彼得再焦急、烦恼也无济於事,耶稣心里倒是平静。他暂时休息,独自一人到旷野里去祷告,从父神那儿支取更大的能力,彼得完全蒙在鼓里。由此可见,门徒在开始时不了解耶稣的工作,甚至口水多过茶,在旁胡指乱点,越帮越忙!从门徒的角度来看,服务人群迎合群众需要,是天经地义之事!然而,耶稣的工作焦点不是在神迹本身,他有更大的使命要完成。

事后,彼得找到了耶稣,耶稣用温和的语气说:“我是为这事出来的”。这事是什么事?它是父神要耶稣所完成的事,而不是彼得、门徒和群众的期望,这之间有很大的区别。最后,耶稣对门徒说:“我也好在那里传道”。由此可见,耶稣来到世间服侍人,乃把传道一事视为优先使命,此乃父神的心意,绝不是按照自己的意思。

思考问题:当你服侍人群时,有透过祷告来审察自己的动机吗?有一天,你会不会为了迎合众人的需求而改变服侍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