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anuary 26, 2010

《旧曲轻弹》系列三:恩难忘

成长是一段漫长的历程,我们在一去不复返的岁月中,品尝着喜、哀、怒、乐的点点滴滴,配合外在的环境后,于是,一种独特的个性就产生。你不同于我,而我又不同于你,只因背景各异、处境和历程千差万别!

有过去的你,才有今日的你。当然,我亦不能例外!

今天得以成家立业,自力更生,我要衷心感谢主的陶冶与恩眷,引领我经过人生的幽谷,安歇在属灵草原,享受祂的恩泽。同时,我不会淡忘父母过去的养育之恩与苦心管教,决在此生报答他们的恩惠。

回想小时候,大概是顽冥不灵的缘故吧,父母对我管教甚严,常常施以藤鞭教育,好像箴言廿二:15记载:“愚蒙迷住孩童的心,用管教的仗可以远远赶除。”

总的来说,他们苦口婆心地教导我“坐如钟、立如松、卧如躬、行如风”,行为要端正,不可放肆、造次。

十岁是幼嫩的童年。假期中的某一天,父亲介绍我到一家杂货店当学徒,起初做起事来绑手绑脚的,后来才能应付自如。从此以后,每逢假日,便做些散工来补家贴用。读书时代先后当过店员、跟车员、小贩帮手及油厂杂工。从中体会到现实生活的滋味,初食人间烟火以负起家庭的部份重担。今日,回顾少年的我,不得由衷佩服父亲教养长子可真有自己的一套学说,与先知耶利米的人生观:“人在幼年负轭,这原是好的。”(哀三:27)不谋而合。奇哉!妙哉!

父亲早出晚归,家里大小事务皆落在母亲的肩上。记忆中,母亲非常疼爱儿女,唯她伟大的母亲鲜少露于言表,不动声色地默默工作,把屋子整理的有条不紊。

一天早晨,家里来了两位不速之客,经说明来意后,我才知道他们是XXX函授学院委派前来招生,藉着课程来提升学生的课业水平,学费相当於一年的补习费。当时经济状况不好,数百元对我们来说是一笔大数目。可是,母亲坚持要我报名,并且把含辛茹苦积存下来的银角缴交费用。此举使我顿时说不出话来,百感交集,深深地受感动。

母亲,有严肃的一面;亦有怀柔的一面。

时至今日,双亲仍未接受主的救恩。在每一个夜阑人静的夜晚,内子与我不住的为他们祷告祝福,直至有朝一日,他们将心门打开欣然接受主耶稣基督作为个人的救主,享受永生为止。

于此,我再祝福他们两位老人家安好,蒙主的祝福!

刊戴1987年5月份《星马教声》,由黄腾卫牧师主编。

Friday, January 15, 2010

《旧曲轻弹》系列二:施比受更为有福

施比受更为有福,这句话是主耶稣在世传道时所留下的金科玉律。从使徒时代迄今,教会领袖无不以它为座右铭,谆谆劝导信徒恒心遵守主话从而蒙祂的赐福。

纵观这芸芸众生的世界,大部份的人们崇尚物质生活,认为金钱是荣华富贵的必需品,对金钱显得十分重视。尤有甚者,一些人士为了赚取大量钱财,把自己的快乐建造在别人的痛苦上,就算出卖良知,罔顾法纪也在所不惜!这时代变得太快了。为了生活,人们渐渐服膺“只取不予”的人生哲学,什么“施与”、“施舍”等美德皆抛诸脑后于不顾,弃之如敝履!

基督徒生活在功利主义泛滥的世代,难免受其人生哲学的熏陶和影响,因而感到彷徨惆怅,不知所措。事实上,现今错综复杂的社会正是锻炼基督徒灵命的大熔炉,好像彼前一:6-7记载:“在百般的试炼中暂时忧愁,叫你们的信心既被试验,就比那被大试验,仍然能坏的金子,更显宝贵。可以在耶稣基督显现的时候,得着称赞、荣耀、尊贵。”因此,只要我们愿意依靠主的恩典实行施与的生活原则,绝非困难,而且肯定蒙恩。

回想初期教会的信徒,彼此帮补各自的需要,凡物公用,没有一个人说某件物品是属于自己的。他们那种为团体利益着想而甘心乐意施与的精神,使我们肃然起敬。由于众人肯交出各自的物品,致使整个团体受惠,每个成员生活在相爱的和谐气氛中,口唱心和地赞美主,表里一致地事奉神,彰显出教会合一的荣耀见证,这是何等浩大的福泽,因为主与他们同在。

使徒保罗对于施与这件事不遗余力,曾多次在书信中劝服初期教会信徒捐助耶路撒冷的贫乏信徒。针对施与一事,他对哥林多教会说:“我原不是要别人轻省,你们受累,乃要均平,就是要你们的富余,现在也可以补他们的不足…这就是均平了。”(林后八:13-14)保罗的一番话固然勉励了他们,进而拿出爱的行动,捐助耶路撒冷的贫穷信徒,叫各方面都得益处。

雅各曾说:“若是弟兄或是姐妹,赤身露体,又缺了日用的饮食,你们中间有人对他们说,平平安安的去吧。愿你们穿得暖吃得饱,却不给他们身体所需用的,还有什么益处呢?这样,信心若没有行为就是死的。”(雅二:15-17)

上述经节皆在劝勉基督徒应当实践施与的真理,不要只为贫乏者作口头上的祝福,而在物质上却不肯施与,殊不知这是口惠而实不至的行为?另一方面,懂得施与的人,必定是个快乐的人。他与世无争,只晓得将自己多余的物品施与别人。虽然从表面上看来,施与者仿佛失去了某种东西,但是他却饱享了一种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喜乐,此等的喜乐并非金钱所能够得!

刊载於1987年3月份《星马教声》,由黄腾卫牧师主编。

Tuesday, January 12, 2010

《旧曲轻弹》系列一:有效的见证


当主耶稣在世上布道的时候,祂语重心长地说:“我告诉你们,举目向田观看,庄稼已经熟了,可以收割了。”这句话显示神的工场已经进入瓜熟蒂落的阶段,极需祂的工人勤奋工作,以享受劳苦后的成果,并且蒙主的赏赐。

从广义来说,神的工场是教会首领与信徒们一起耕种的属灵田地;它需要锲而不舍的魄力、同心协力的精神才能达致事半功倍的效果。诚如使徒保罗所说:“百节年各按各职,照着各体的功用,彼此相助叫身体(指教会)渐渐增长。”(四:16

古今中外,基督徒在社会中正演着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以教会的圣工来说,社会就是传播福音种子的场地,而工作的果效则胥视门徒们对整个工场的工作态度而定。如果我们殷勤撒种,社会必然从受惠,否则的话,它将陷入暗无天日的深渊,无可自拔。

放眼现代时下的青少年,大部份已失去生活的目标。他们虚度光阴徘徊于人生的十字路口,不知何去何从……。君不见多少年轻男穿著全副黑装招摇过市,有者徜徉广场走廊,漫无目标的过其颠沛流离的日子!死于速骑电单车的年轻人也为数不少!由此可窥视社会伦理的崩溃、风气的败坏以及道德的沦丧。

在此种潮流的冲击下,教会所肩负的使命更具挑战性,可谓空前绝后。因此,我们对如此的严重社会问题不能等闲视之,反而有责任挽回部份迷失的人群(虽然不是全部),伸以援手,让他们间接或直接摸到救恩的门路,从而勒崖悬马,浪子回头。

另一方面,教会的信徒有必要检讨各自的灵性光景,是否处于冬眠状态?平日祷告读经的生活有没有持之以恒?某些教会的青年,他们所津津乐道的仅是青年团的余兴节目或交际活动,至于灵命造就或听道却啧有烦言。此等现象令人深表遗憾。因此只要青年人的灵性与素质未加强一天,教会进展就迂缓一天,至于抢救灵魂的事工更不必谈了,因为未能“救”己,焉人“救”人?

揆诸上述教内教外的客观因素,从其中可以得到一个结论:有效的见证乃今日教会当务之急。欲带动社会的蜕变,教会必需从内部着手。这意味着信徒们必需服膺圣经原则,然后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出来,方能建立起教会在社群中的影响力。在信徒当中,无论是在籍学生、社会工作者或家庭主妇,于各自的岗位上流露主的生命,让周遭的人体会到有主耶稣生命的人是何其宝贵。最终,他们甚至会口服心服基督徒所崇拜的真神。如此潜移默化的方式作见证较之长篇伟论却无生活见证的道理来得更踏实和有效。

当然,用生活来证明神的道固然会面对诸多困难与阻力,然而只要依靠主的恩典不灰心,加上恒切的祷告,那么,享受神工场上的劳苦成果便指日可待了!

刊载於19874月份《星马教声》第5版,由黄腾卫牧师主编。

《旧曲轻弹》系列自序


光阴荏然,弹指间已进入2010年,心情既兴奋且紧张。
我的心倍感兴奋,因为上帝恩待了我,引领我全职事奉迈入第五年。与此同时,我心里紧张兮兮,乃手中未完工作尚多,有愧於揀选我的恩主。

回顾过去,当我还未加入全职事奉时,曾经在教育界服务两年(19811982年),然后再转入报界服务十八年(19832001年),不知不觉中在社会混了至少二十年的光景。

在此期间,我以平信徒领袖的身份参与教会的事奉,想不到一服侍就幌了十五年的时光。

感谢主,我有机会在马六甲圣公会基督堂服侍,跟历任驻堂牧师锺马可、江启磐、邹添金和现任牧正巴都玛莱副会督配搭事奉。

当时,我以平信徒领袖的身份投入事奉,在牧师督导下边学边做,边做边学。表面上看来,带职事奉相当好玩,也是一般会友所称羡的岗位,事实上它不是容易担纲的角色。我亲尝过事奉道路的甜酸苦辣,也曾经流过眼泪……,今天听我细说,恐怕有人不相信。

由于在报馆内任职,职场压力可谓不轻。在一个“文人相轻”的氛围下工作,总觉心力交瘁,身心疲累。然而,我深知这是灵命琢磨必经之路,我把悲愤化为勇气,把经历化为文字,先后发表在《南洋商报》、《中国报》、《新明日报》,还有新加坡的《星马教声》。

2010新的一年,我整理了曾在《星马教声》发表过的文章,张贴在个人部落格,并称之为《旧曲轻弹》。我要藉此机会,感激当年的主编黄腾卫牧师,他不曾嫌弃我的拙文,把所寄的每一篇都刊出。同时,也要感激历任的牧师,给我许多的鼓励和爱护,如今可以全职事奉。

最后但也最重要,我把荣耀归给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上帝,因为他雕琢了我,并且还要再雕琢,一直到他的旨意成就为止,阿们!

颜明发牧师
写於永平圣士提反堂路加楼
20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