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December 3, 2013

《人際沖突的關懷與牧養》讀書評析

《我们和好吧!》作者谢恳德
在进修《教会人际冲突的关怀与牧养》课程时,让我领悟到认清“冲突”(Conflict)的本质,以及如何应对人际冲突的迫切性。虽然它非院方所规定的主修科,其重要性并不逊於这些课程,原因何在?依我个人浅见,现今教会领袖或牧者想为主建立合一的教会,就必须好好掌握这方面的“基本功”,否则想有效的养牧廿一世纪信徒,将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为了让教会牧者掌握这方面的讯息,马来西亚神学院特邀香港朱裕文博士专程“授功”,我要向神学院和朱裕文博士致以万二分谢意!

配合朱教授的课程要求,我挑选三本指定书籍作为个人思考和评析,即谢恳德(Ken Sande)著《我们和好吧!》(英文版)、许志超著《相爱又相争》和江仲有著《解决冲突与调解技巧》。由于我第一次碰触这个课题,心情既兴奋又紧张!在研读了三位作者从各个角度探讨“化解冲突之道”後,我趁牧养工作的休假之便,进行些许的思考与反省,然后按步就班落笔成文,一方面向朱教授的耐心教导作出本身的浅陋回馈,也冀望案头有一份自己的研究结晶,好作为我日后牧养教会的手头参考。

进一步探讨冲突课题之前,我最关心的问题是如何定义“冲突”?翻阅三位作者的诠释後,我发现江仲有的定义最贴近时人脉搏,内文如此形容:“冲突对不同人来说,会有不同的理解或定义。总括来说,冲突是由两个或以上的人士、公司、集团或组织,因不同的价值观、宗教思想或其它原因,使某一方的需求与其他人士、集团或组织的需求、价值观、或利益发生利益发生竞争。”由此可见,冲突的涵盖面极广,牵涉各个领域层面,亟须运用智慧处理和化解,让冲突双方或多方化干戈为玉帛,言归于好!

拜读三位作者的论述,发现他们秉持共同理念,即:“处理冲突,以和为贵”;这宗旨符合《圣经》原则。谢恳德剖析教会冲突的前因后果,然后以《圣经》与《复和神学》的角度,深入浅出阐述如何化解教会冲突与纷争之道;许志超则发现教会信徒跟常人一样,存有人性的弱点,主张采用《行为科学》(Socio-psychology)和心理学(Psychology)的进路来化解冲突,以求达到“合一相爱”的目的。江仲有在书中诠释“调解”之义,坚持调解乃化解冲突之上策,诉讼为下策;以法律行动来化解冲突,只能破坏人际关系,加深彼此间仇恨,无助化解冲突与纷争。

显而易见,三位作者表明“复和”、“合一”和“调解”,乃化解冲突与纷争的最佳途径,非不得已才另谋出路。与此同时,他们对冲突问题所持的见解和开阔胸襟,值得我学习和借镜。谢恳德指出,冲突给我们一个荣耀上帝的机会,透过我们处理冲突过程所流露的爱心、谦卑和智慧,让旁人看到基督徒与众不同,进而打开传福音的门户。表面上看来,教会爆发冲突是一件丢脸的事,怎能荣耀上帝呢?原来,上帝在我们的生活中管控,这也包括了冲突与纷争在内。每当冲突发生时,我们不当聚焦在事件本身,而是在化解过程的体悟,这才是冲突的价值所在!如果掌握得好,冲突可从“危机”转为“契机”,对当事人或争议人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有关这方面,许志超提出类似谢恳德的观点,他在书中表示,冲突事件若获妥善处理,它能成为基督徒成长的助力。对许氏来说,冲突与纷争不是群体合一的绊脚石,教牧领袖若处理得当,从中介入进行“双方受惠”的调解工作,在整个事件平息下来後,它将成为群体往前的动力。然而,江仲有对冲突的看法和两位作者大异其趣,全书他只提到这么一句话:“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由此看来,冲突在江氏眼里,是人生中无可回避的必经之事,在无法调解时只能诉诸法律行动!统而言之,我对谢恳德的观点颇有同感,即是生活中的每一项冲突,都在上帝的允许下发生,目的是让信徒学习生命的功课,对祂更加亲近和信靠。

由此观之,冲突不应视为洪水猛兽,虽然它具破坏性,但也有建设性。在厘清冲突本质后,接下来就是探讨冲突根源,为我找出问题的症结,处理冲突时不至隔靴搔痒。关于冲突的导因,谢恳德提出四个主因,即一、沟通不良引起的误会(书2210-34);二、价值观、人生方向、恩赐、权益等各异导致冲突(使1539);三、对有限资源的争竞引发的冲突(创131-12);四、人的罪性和恶习导致冲突(雅41-2)。此外,谢氏也相信,教会内发生冲突与纷争,是一场属灵的争战,在背后指使的主角是撒旦本身,他吁请基督徒要抗拒牠,不好掉入牠所设的陷阱。

为冲突找出根源,谢恳德以《圣经》作为切入点,许志超则从《行为科学》的角度,探索冲突因何而生。许氏引用社会心理学家Deutsch一句话:“冲突可见於双方不相容的行为,为的是要阻截或干扰另一方的活动。”由此看来,双方阻截行为导致冲突爆发,而其背后原因何在?针对这一点,许志超直指“异议”是主因,由于处理不善带来人事张力,结果演变成冲突。除了异议之外,他还把冲突导因归于三个远因,即个人因素、人际因素和环境因素。若将远因略作归纳,这跟“人爱面子”劣根性有关,当冲突发生时,甚少人会认为自己是冲突的主因,因为维持自尊是人的基本需求。

参考了谢、许两位见解,再看江仲有如何探究冲突根源,让我做多向思考。江氏从《社会学》观察,他说人与人之间相处的态度,往往是冲突的源头。人们负面的态度、行为、情绪或偏见,往往阻碍争议人发放或接收正确的讯息,继而产生偏见、感情被伤害或被侮辱的感受。当这些偏见或不满的情绪,未能及时妥善处理时,它便会产生冲突。他进一步指出,每个人的价值观及处事原则,往往会受到不同家庭背景、教育、世界观、政治理念、宗教思想、民族价值观的影响。若这些价值观及原则不能相容并包,冲突便会产生。江氏是资深律师,拥有逾二十年的法律经验,由于他接触各阶层社会人士,在界定冲突来源这码事上,显出他多向和多面的观察,此乃自然的专业反映。

若从社会角度来看,江仲有的见解肯定获普罗大众认同,因为它触及人际互动的表层现象,也是人们生活圈子里的常态。另一方面,冲突根源的归因不纯粹是社会表层现象,它也牵涉到人们其它更深、更隐密的层面,这方面就要让《圣经》、《行为科学》和《心理学》等着手处理了!无可否认,人际冲突和纷争源自人性弱点,它包括教会内部冲突。谈到这方面,谢恳德语重心长指出,教会冲突乃从“心”开始,当一个人的欲望未获满足时,其罪性便显露出来,好像自私自利、忘恩负义、忌妒他人、苦毒怨恨、自信自义等,这些都必须透过认罪悔改,冲突事件才有望解决。另一方面,许志超从《行为科学》看到人性的弱点,冲突之所以爆发,原因是人们习惯为对方的错误行为找“特征因”,找不著时决不罢休,而那些往往是负面特征。事实上,人们若只做外归因,则原谅和爱别人就容易多了 。尽管谢许两人相信,人的弱点是冲突的导因,许氏不认为它源于人的罪性,他表示冲突的成因相当复杂,虽然它很容易衍生罪,但是不必将之属灵化为“罪的后果”。许志超氏以《行为科学》和《心理学》论冲突的根源,跟谢恳德坚持“人的罪性”言论,是迥然不同的观点。

认清冲突根源之後,接下来为问题进行“把脉”,以寻找对症下药秘方。在化解人际冲突事上,谢恳德拥有多年的丰富经验,尤其是调解教会冲突与纠纷。他个人主张,当教会发生人际冲突时,私下化解将是可行的第一步。倘若此法行不通,教会领袖可采取下述三个步骤,即一、调解(Mediation):若私下协谈无成果,教会领袖可邀请一位或多位中立人士,促进双方沟通以寻找良好解决方案(太1816);二、仲裁(Arbitration):假设双方仍坚持不下,有必要委任一位或多位仲裁听取意见,然后再作出双方满意的决定(林前64);三、问责(Accountability):假设受劝者不接受,坚持己见不按经训和解,教会领袖就要介入按照《圣经》执行悔过、公义和宽恕的原则(太1817)。总而言之,谢氏坚持教会人际冲突当以《圣经》所胪列的原则处理,他不赞成教会问题交由外界人士干预;尽管他是一名合格律师,他仍反对教会纠纷交由地上法庭来裁决。

谢恳德的立场坚定,教会问题应当在教会内解决,不应交由地上法庭裁断;教会纠纷若交给法庭处理,不只破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无法达到伸张正义的目的。我想谢氏见解,未必获得江仲有全然认同,因为後者主张“先调解後法律”的途径,而法庭诉讼将是最终考虑。针对化解冲突一事,江仲有强调,当人际冲突与纠纷爆发时,争议人若作出非理性行为,它只能破坏沟通,并且加深误会和冲突。假如这些不满情绪获恰当处理或理性面对,它会加强双方沟通的质素与质量,最后误会得以澄清,并且鼓励争议人以正面的态度,去面对及处理纠纷和偏见,如此冲突便会自动消除。江氏也声称,若想避免或解决人际冲突,应当教育争议人避免以价值观分析及处理有关纠纷,或接受求同存异,包容对方不同的价值观和处事原则,或引导当事人共同寻找一个更高层次的理想或价值观,让争议人或当事人接受“和而不同”的构思,藉此放下彼此的歧见,并愿意继续进行谈判协商,以求达到共同解决纠纷和平息冲突的目的!

江仲有为化解冲突寻找方案,我推测他从理性角度出发,假设当事人或争议人乐意接受调解。事实上,当人际冲突或纠纷爆发时,受牵涉各方未必用理性看待问题,他们会采用不同方式以谋求解决方案。江氏对此清楚不过,为此列出五个化解冲突的方法,即谈判、调解、仲裁、诉讼和专家裁决。在五个化解方法中,他连篇累牍为我们详述调解种类、调解流程和调解技巧等,这是他用心之处,也是化解冲突的窍门。江氏指称,调解是一种以中立的第三者,协助争议双方以谈判方式解决纠纷的非诉解决纠纷方法。在化解冲突过程中,调解人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他必须站在中立和客观的立场,引导争议双方专注於“利益”,而不是“法律权利”、“事实”、“位置”或“立场”。也正因此,江氏提倡Roger Fisher William Ury 两位学者的调解方式。他们主张,在调解冲突过程中,虽然人际关系是很重要,但谈判人不应以牺牲自身利益,以图达到维系双方关系为目的;谈判的重点应该侧重把人和问题分开处理。

揆诸上述论点,我们略知江氏处理冲突的进路,最终让争议两方达“双赢”局面,各取所需,各得其所。不过,按我个人见解,江氏理论确是两全其美,实践上未必取得正面效果。当人际冲突依循法律化解时,显示争议两方“据理力争”的决心,当事人放下权益可能性不高!须知,这是人权高涨的时代,为本身权益让步者不多;一般人面对冲突时就斗争到底,是典型的人权主义精神!另一方面,我观察到谢恳德处理此课题时,提出相反的看法,简直跟时代“倒行逆施”。关于人的权益,谢氏引经据典说,权益不是人占有或配有的东西,而是上帝给人的一项优惠;上帝要人谨慎使用,为了荣耀祂 ,也为了惠及别人。有些时候,当人为上帝国度放下权益时,旁人会察觉上帝的美善与权能,从而达到福音广传的功效。当然,谢氏是以《圣经》与《复和神学》来处理冲突课题,主要对象是基督徒,也适用于非信徒。我反复思考,谢氏的论点可为那些对簿公堂的争议人,提供一个逆向的思考空间,当人们卷入绵绵无期的官司时,要预想到“两败俱伤”的后果:与其面临无法收拾的残局,不如放下个人权益而谋求和解,体验一下“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实意。

读完江仲有著作颇费心思,由始到终目睹法律名词与有关调解等细则,读起来需多用理性思考,才能掌握内文要旨。如果说江氏以理性分析冲突的化解,那么许志超是用感性投石问路了。许氏指出,当人际冲突爆发时,若要踏出调解第一步,争议人必须先放下一些常见,而且那些无效的策略,以及排除无益的假设,这样才能摒弃调解的障碍。乍看之下,许氏似乎跟传统唱反调,不过,当我往深一层思考,发现他以人性为主要考量。原来,他所说的无效策略是指“三不”,即在调解过程中不要纯粹要求和解、不要趁机教训对方,还有不要指摘对方无爱心。接下来,在踏出了调解第一步後,争议人受促实践三项坚持,即想深一层、走前一步和等多一会。许氏认为,这三项坚持的主要目的,是为冲突与纠纷争议人营造有利的环境,以免防碍双方调解的努力,以及破坏了两造复和的心愿。最后,許氏在总结时指出,化解冲突过程中当事人若坚持上述原则,虽然这不保证复和必定成功,但不做就必定不成功。简而言之,当人面对冲突与纠纷时,环境因素是化解的关键,透过双方“平衡互动”去克服障碍,纯属心理学的论点。

阅览了许氏论述,让我学习化解人际冲突的人性进路,从《行为科学》和《心理学》作为切入点 ,以感性方式为争议人排难解纷,助双方达到和解的地步。确然,人的行为可从心理学找到理据,诚如基督徒学者莱理.李察斯(Larry Richards)指出,心理学研究是科学的一种,它的研究对象就是人,其方法是系统地观察人的行为模式,并尝试找出行为成因而找出结论,使我们对人的行为成因更有认识。我绝对相信,当许氏为其书立论时,这个立场十分鲜明。这之所以,在我读遍全书后,察觉人性层面的描写颇深入,如何化解冲突也单纯地从人性着手。令我不解的是,许氏把人性看得“无可救药”,内文暗示了人没能力遵行真理,字里行间流露“说易行难”、“人性总是软弱的”、“人心比万物都诡诈!”等词语。如此说来,许氏岂非忽略了上帝具有改变人、塑造人、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上帝的恩典何在?反观谢恳德则持中肯看法,他认为当人际冲突发生时,人可以宽恕对方 ,我们如此做是因为基督先宽赦我们,祂满有怜悯、恩惠和慈爱,是人效法的对象。我想谢氏的见解,可以弥补许氏论述中某些未解之处,尤其是人彼此宽恕这方面。

行文至此,也是总结之刻,心里满有感触!此时,我想起朱博士在授课时,曾经说过一句话:“建立一个健康的团体不容易,因为常有内部冲突与纠纷。”到现在,老师这句话仍萦绕我脑际,叫我感慨万千。朱教授所提到的团体,当然包括教会在内,而我就在 教会内当领导的牧者,要面对突如其来,又毫无预警的冲突,情何以堪?感恩的是,有机会听朱教授讲课,再读了上述三本书,起码在牧会遇到纠纷时,心里总有一个谱,晓得如何应对,不至于心慌意乱。许志超说得好,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分歧和异议,就像做饭、弹琴一样,除了有心,还要有法。由此可见,处理人际冲突讲心也讲法,如果方法应用不恰当,不仅越帮越忙惹人烦,自己卷入漩涡仍不察觉,这才够悲惨!

拜读了谢、许、江著作後,让我游走在一个“百花齐放”的学习旅途,真的不虚此行。依我观察,谢恳德著《我们和好吧!》适用於成熟基督徒,文中列举的《圣经》原则可作为调解基础,灵性好的信徒可接受,处理冲突问题时阻力较少。另外,许志超所写的《相爱又相争》,不啻是一本适用于后现代主义世代的力作,其优点在于人性化处理冲突与纠纷,可为一般基督徒所接受。我赞同朱教授的观点,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比起立即引述圣经,归根於人的败坏与罪性的解释,更容易给人反省自己的行为动机,进而平衡双方的利害关系,作出适切的抉择。当然,应用于教会牧养时,牧者当凭智慧作取舍,在《圣经》真理的亮光下,以便审察和鉴定其准确和可用性。至于江仲有的《解决冲突与调解技巧》,它是教会领袖当读的法律书籍,以备“不时之需”!由于时代遽变中,人心叵测,教会也受影响。譬如,教会冲突事件恶化、有人滥用权利、牧者采高压手、章程被误用支配会众……当来到这地步时,教会为了顾全大局,法律行动自是难免。

在细嚼和消化书中内容时,我思考到化解人际冲突与纠纷,最终应该达致谢恳德所说和解的三个向度,即一、与上帝和好;二、与人和好;三、与自己和好。欲达此目的,我本身需要足够的准备功夫,诚如朱裕文教授指出,有效化解冲突,还要能建立自信,对冲突双方的关怀,辨识问题之症结,掌握机遇,化解矛盾。我认为,朱博士提出的五个条件,其中当以“对冲突双方的关怀”为重要,只有透过关怀争执双方,流露基督耶稣的大爱,无论冲突多大、纠纷多僵,真诚的爱才是化解的力量。当我将此爱流露出来,这就是我的福音见证,我很赞赏谢恳德这句话:“当你把福音活出来,重视上帝所重视的事,你遇到的每个冲突将是垫脚石,促进你跟上帝之间的关系,并且过一个丰富和为主结果的基督徒生命。”我深知,处理人际冲突需要化解技巧,还须加上基督耶稣的爱,否则我所尽的一切努力,不仅是枉费心机而已,也为无法结出“义果”而抱憾终生!


201392日在马来西亚神学院完稿

Friday, November 1, 2013

來就真光

基督耶稣是真光。
每个人来到世界,都接触到光,生活在光中,过着光辉的日子。由于“光”常与你同在,也渐渐的,慢慢的,你觉得理所当然,不会在意它,留意它和珍惜它。

直到有一天,你的身体出现小状况,眼睛有了小毛病,需要动手术和治疗,才可清楚看到光。这个时候,你开始珍惜光,宝贵光,重视光。

美国西北部的阿拉斯加州,一个叫着巴洛城的小地方,那里的村民珍惜光的存在。每年1119日傍晚,村民从家里走出来,集合在一起,用依依不舍的眼神,望着太阳慢慢西下,好象为他们的爱人送别。

为什么要送别?原来,巴洛城正好在北极圈,有65天看不到阳光,整个乡村在黑暗里,生活很不方便。村民在这一天,带着沉重的心送别阳光,跟太阳说再见!他们要等到来年的123日,才能重见天日。

各位,我们习惯阳光的日子,有时下雨一整天,看不见阳光,1天够难受了,65天还了得?巴洛城村民两个多月在黑暗里,心情怎么样?我们无法了解。同样的,当他们看到阳光时跳舞唱歌,欢喜快乐,我们更加不明白,会问一句:“这一点的阳光,也值得那么开心咩?”

我们要知道,光对人类来说是生命,有光的地方,自然就有生命;没有光的地方,只有黑暗,没有生命,死亡很靠近。科学家发现,黑暗对人的身心有莫大影响!它不只造成我们情绪低落,精神不好,无心工作;当黑暗笼罩时,我们的脾气会变成暴躁,整个人倾向暴力,做出不可理谕的事情。

难怪,当上帝创造世界之前,祂首先创造了光。创世记13如此记载:“上帝说:‘要有光,就有了光’。”祂如此做,至少有两个原因,第一、上帝爱世人,不要人活在黑暗中;第二、上帝能够创造光,证明祂是光的来源,祂本身就是真光。

根据上帝的计划,祂创造光给世界,有大光、有小光。然后,在两千多年前,透过耶稣基督,上帝把真光带给世人。有一次,耶稣离开城市走进乡村传道,有一个瞎子名叫巴底买,坐在马路边,听见耶稣从那里经过,便大声的喊着说:“主啊!可怜我吧!”

耶稣听到了,便叫他过来,问他:“你要我为你做什么?”巴底买回答:“主啊!我要能看见。”耶稣当场医治他,在场的人都很惊讶,瞎子重见光明,高兴得跳起来,走到耶稣那里,在同一条路上跟随耶稣。(参可1046 - 52

巴底买很有福气,他不只看见光,亲眼看到真光,还跟着真光行走。今天,我们也可以得到这个福气,不只看见光,也得到真光。这个真光由基督带给我们,当我们接受祂的时候,便住在光中,心里没有害怕,没有恐惧;只有平安、喜乐和上帝的同在,多么美好的一件事!

为了给我们真光,耶稣亲自来到人间,在世上传扬天国好消息,叫人从黑暗出来,朝向光明;引导人从罪中出来,得到真理的自由。当耶稣在世的时候,祂胜过了试探、罪恶,行了许多神迹,医病赶鬼。

当祂完成使命後,为我们被钉十字架,人们以为祂死了、完了!事实上,耶稣是生命的主宰,死亡不能限制祂,祂在坟墓里33夜,过后复活了!祂用40天的时间,向那时代的人显现,证明祂是上帝。过后,祂回到永恒的光中,准备第二次回来。

今天,我们想要听好消息,恐怕不会太多。在我们的生活里,坏消息比坏消息多,“苦瓜”比“糖果”多。尽管在黑暗的日子中,我们还是要过好自己的日子,掌握每一天,享受每一天,过着光辉的日子。

如何过好日子呢?我们必须祈求真光来到我们的生命中,有了真光,我们就有平安,有了真光,我们心里没有害怕,因为上帝会保守我们,引导我们的一生;有祂成为我们的掌舵人,我们可以向前走,走得更远,走得更稳,走得更好!


20131026日《佳音献永平》布道信息)

Thursday, October 3, 2013

蘇文隆《牧養事奉的藝術》讀後反思

《牧养事奉的艺术》封面
翻阅苏文隆教授《牧养事奉的艺术》此书,对我来说可谓如获至宝,它可作为我牧养生涯的重要参考。在传授牧养事奉这课题,苏教授从《旧约神学》和《新约神学》入门,为我们建立坚实的圣经基础之后,再进入牧养事奉的根本与功能,跟我们侃侃而谈。难能可贵的是,苏氏在著此书时兼顾理论和实践,用浅白的文字穿插许多牧养课题,并且逐一的找出解决问题方案,让教会牧者作为借鉴。在诸多牧养课题中,我选择其中三项作讨论,藉此探讨苏教授如何处理这些课题,以及他理念背后所秉持的教牧神学立场。

【课题一】教会与家庭皆需要牧养

根据苏文隆观察,牧者时常因为教会的事奉,无意间忽略了家庭;就算人已经回到家里,心里仍然惦念着教会的事情。当我初到永平教会服事时,在前几年就是落入这种光景,作者把这种情况做出生动描绘。

回想过去日子,我实在亏待了师母和儿女,有一段日子他们被忽略了。当时,由于刚接手主理牧师职位,教会的一切事务和人事尚新,多花时间在教会可理解,家人也不会见怪。不过,要命的是,当时我有一种偏差的属灵观:“教会第一,家庭第二”,这种思维主导我的事奉好一段时日。

事实上,这种偏差的属灵观,是从启蒙我的教会传道那里,传承下来的。如今,我的观念有所纠正,加上苏文隆的书中指导,让我豁然开窍。我了解到,教会和家庭不应该被看成竞争的对手,两者如同翘翘板的两端,而上帝则是下方的支点。我应该在两端放下多少重量,其实是由上帝的尺度来决定。重要的是,无论在教会或在家中,付出的努力都要由主来看管。

此外,苏教授还提出实际方法,为陪家人时间作出妥善安排,这包括预先规划时间给家人,避免家庭时间受到干扰等。苏氏的观点,可从《新约圣经》教导找到根据,牧者如果无法牧养自己的家,他如何牧养教会呢?须知,家庭是教会的缩影,教会是家庭的延伸,牧者要视家人为牧养的对象,我有义务调适家庭与服事的平衡,以免忽略家人的需要。

【课题二】提防忙碌的陷阱

苏文隆在文中提到,牧者在事奉中忙忙碌碌,未必是好现象。他坦率指出,牧者不可以忙碌,其实忙碌是灵命的疾病,因为工作中缺少了安定的重心,以及对上帝的恩典没有信心,才会从这件事忙到另外一件事。

牧者当知道,忙碌背后的“真相”是什么?如果有深入反省,我们忙碌可能是虚荣心在作祟,每天塞满各样工作和事务,加上做了有人奉承,心里感觉“美好”。又或者,忙碌是因为害怕别人决定自己要做的事,也可能避免让人失望。

总而言之,忙碌的原因不一样,只有自己知道。可是,忙碌的后果却是一样:牧者没时间做该做的事,无法好好讲道、祷告和牧养关怀,这才是教会事奉的致命伤。所以,苏教授认为,忙碌不是牧者生活的“特权”,而是我们文化的病征。

如何处理牧者忙碌问题?苏文隆用《创造论》来应对这个问题。他认为,上帝创造万物后,就停止工作进入安息。当人忙累了,必须放下工作和休息,当醒过来后,再继续神所创始的工作,是上帝全然的恩典。同时,他用保罗的教训:“身子是基督的肢体,是圣灵的殿”(林前61519-20),作为他的理论根据。

所以,牧者需要平衡生活,需要好好放松一下,在休息时可透过独处、静默、深思亲近神,让灵修与休闲融为一体。紧记,上帝要求我们聆听祂,深深地默想祂,远离忙乱的活动。当牧者在忙碌和休息间取得平衡,就能保持心灵和身体的健康,才可以长久奔走事奉的旅程。

【课题三】处理教会冲突

苏教授也在著作中,为牧者剖析教会冲突的前因后果,并举出实例作为参考。他认为,教会引发冲突的根源很多,离不了权力争夺,而权力冲突通常跟角色、职份有关,究竟谁是教会的决策者和真正的领袖。

他提醒牧者,在处理教会冲突时,本身要相信上帝掌管一切,让冲突带来建设性结果。依照圣经的原则,先设法除去自己眼中的梁木,在上帝面前保持谦卑,永远是最稳妥的态度。当特教遇见误会冲突时,必须记住冲突是人性的软弱,能以恩典回应则是神圣的事。

可是,在今天的教会圈子里,当冲突发生时,很少人肯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而是采用消极的态度,甚至不去面对。因此,牧者要鼓励健康的冲突处理,第一步要做的就是亲身示范,教导属下如何提出反对意见,却又不惹人厌,不伤和睦。

与此同时,苏文隆也重视避免冲突的防范措施,他相信事先预防胜过收拾残局。为此提出几个要点:第一、事先的良好沟通胜过事发后的处理;第二、建立良好的同工关系;第三、遇到冲突时,把冲突转化为建设性。第四、顺服神的权柄和磨练。第五、找相知相惜的朋友;第六、面对和承认自己的过错;第七、学习再三饶恕的医治过程;第八、作和睦的器皿。

综观上述,可归纳苏教授处理教会冲突事上,是引用“上帝的主权”为原则,教会牧者。长执、领袖和信徒,都要降服在上帝的主权之下,让上帝引领度过当下的危机。惟有如此,教会里发生的冲突纠纷,将由危机转为契机,而且教会群体能从中吸取宝贵教训,继而同心协力发奋图强,拓展上帝的国度。


总的来说,苏文隆教授在指导牧者有关“牧养的事奉艺术”时,他把论点建基在平衡的《属灵神学》之上,强调牧者的属灵生命和品格的发展,诚如他在此书序言中说:“牧养是一门建造生命的艺术”,可见牧者的生命需要被上帝建造,他才有资格和条件去建造信徒的生命。最后,我发觉苏教授的牧养事奉观,可用他的一句话来概括:“在牧养的事务中,牧者需要活出顺服上帝的权柄,牧者的地位和职份需要带着权柄的行动,在上帝面前却要求以信心活在委身顺服之中。牧师不是代表权力的头衔,而是受差作仆人,虽然是教会的领袖,但他应向所有的会众表示,他并非独揽专权,而是以谦卑态度虚心服事人。”

(2013年7月19日写於马来西亚神学院)

Monday, September 2, 2013

華理克《直奔標竿》讀後反思

华理克《直奔标竿》封面
当我细读了华理克(Rick Warren)著作《直奔标竿》(The Purpose Driven Church)后,从他对牧养教会事工的分享中,给我极大的激励和启迪。作为马鞍峰教会的创会牧师,华理克了解到一间教会应有正确的神学立场,因它决定了教会能否在日后持续稳健发展。根据他观察,有些教会用属世花招吸引群众,导致信徒缺乏深入的委身,他认为这是错误的神学立场所致。

有鉴於此,华氏强调教会的教导必须合乎《圣经》,惟有如此,信徒才能抗衡当今的世俗价值观,他提出一句发人深省的话:“若不坚持立场,就会败於任何立场”。由此可见,上帝赐福马鞍峰教会使其日益壮大,信徒在质与量方面经历了翻倍增长,它跟华理克牧师所采取的神学立场,有极其紧密的关系。

在马鞍峰教会创办初期,华氏为它草拟异象宣言,第一段就写明:“我们的梦想是成为一个使受伤的、抑忧的、受挫的、以及迷惑的人找到爱、接纳、帮助。希望、赦免、指引与鼓励的地方。”有了这个宣言,华理克时不时检讨自己,每次发觉对非信徒逐渐冷淡时,他就鞭策自己留意十字架,因为上帝就是这样爱失丧的人。如果基督徒能如此爱别人,教会一定能吸引大量的群众。

由此可见,华理克领导的教会是以基督为中心,而他的《基督论》偏向显示主耶稣的怜悯,以及祂慈爱的一面。有一次,华氏在公开场合说:“教会当以耶稣的方式来爱非信徒,基督叫我们“爱人如己”这道命令,至少在福音书出现55次,如果我们不爱人,就算不得什么了。”爱人如己是基督的诫命,也成为华理克的神学立场,很自然的,马鞍峰教会奠定在以爱为本《基督论》的基础之上。

华理克以爱为本的《基督论》,不仅落实在教会信仰的层面,也在跨文化事工尽显无遗。他坦白指出,有些教会由于害怕世界的影响,便从当今的文化中退隐隔离。另一方面,有些教会尝试与现代文化挂钩,却将他们的信息妥协,与世界毫无分别。华氏认为,教会这两种反应是不必要的,因为基督教有它本身的强处,尤其是面临文化与时代挑战时,有改变方法的能力。

针对这方面,华理克以基督作为例子,由于上帝爱世人,耶稣来到世上既不仿效也不隔离世界,祂采用“渗透”策略。华氏表示,耶稣来服事这世界,却不被世界同化。祂“住在我们中间(约114),也和我们一样受试探,“只是祂没有犯罪”(来415)。华理克进一步指出,耶稣来往於人群中,讲他们的言语,观察他们的风俗,唱他们的歌,参加他们的宴会,并且在教导的时候,引用他们当时的事件来抓住人们的注意。可是,祂做这一切,并没有对祂的使命打折扣。

毫无疑问,耶稣是跨文化宣教的典范,华理克效法基督的作法,当马鞍峰教会在创立初期,他把焦点放在周遭的社区,特别是社区内未加入教会的人。据悉,他总共花了十二个星期,挨家挨户的亲自访问居民,听他们的意见与需要,尽量多与未信的人建立起友谊的桥梁。华氏在讲道中,以同样原则勉励信徒,如果教会要收取福音成果,首先信徒必须像非信徒那样去思考!他指出,教会传福音最大的阻碍,就是基督徒花太多时间与其他基督徒在一起!他们没有任何非基督徒朋友。如果信徒不花时间与非信徒在一起,教会就无法了解外界人士在想些什么!

无庸置疑,华理克带领教会积极向外宣教,它响应了耶稣在世所颁布的大使命。然而,他不以此为满足,在他的教会目标中加上爱神爱人的原则,所以马鞍峰教会的五大目标是:尽心爱主、爱人如己、去使人作主门徒、为他们施洗、教导他们遵守。有了这些目标,教会具备往前的异象和方向,没有任何力量比这一切更有冲劲。所以,华理克的《教会论》是扎根於以爱为本的《基督论》,教会生存地上的目的就是满足社区和人群的需求,信徒在这方面必须做出委身;华氏绝对相信,教会要求信徒委身并不会赶走他们,委身本该是教会所应要求的。

有了这样的理念,马鞍峰教会信徒士气高昂,内部气氛和谐融洽,信徒积极参与事奉,大家为共同目标向前迈进,没有时间为琐碎之事争闹不休。华理克灌输教会信徒,任何教会若没有遵行大使命,不管怎么说,就是没有达成目标。也正因此,马鞍峰教会在宣教事工不遗馀力,宣教与关怀成为教会事工的宪章:“教会的存在是为马鞍峰居民的利益,为他们提供属灵、身体、情绪、知识,以及社交上的需要。”在华氏的观念里,教会是否健康,是否发挥力量,不是靠座位的容量,乃是靠差传的力量。至于差传结果如何,华理克全然交托上帝,他相信靠着圣灵的大能,建立教会在上帝的目标上,并期待从上帝而来的结果。

为了结出福音果子,马鞍峰教会每年举行一系列的活动,专门为社区的需要量身订做,这些活动称为“桥梁活动”。华理克相信,教会的教导合乎圣经,并有平衡的事工,教会才会健康。这之所以,马鞍峰教会注重教导、训练、栽培、装备和差传,帮助更多信徒投入各类事工的领域,体现“人人都事奉”的宗旨,进而祝福整个社区。有关信徒投入事奉这方面,华氏有一个很重要的理念:“如果你的教会想要栽培出有果效的基督徒,就必须教导他们基督徒生活与事奉的技巧。技巧是有果效的秘诀,正如智慧人说:铁器钝了,若不将刃磨快,就必多费气力,但得智慧指教,便有益处”(传1010)。由此可见,华理克对信徒事奉这方面,既要有基督生命的流露,同时也要透有素质的训练,栽培出好信徒、好领袖投入事工领域,为上帝的国度多结果子,荣神益人!

综合华理克牧养教会的经历,使我看见神学立场的重要性,同时它如何在一个文化处境中实践出来,也是一门令人惊叹的牧养艺术。依我个人观察,华理克在牧养教会过程中,不只秉持了以爱为本的《基督论》,在推动和落实教会的既定目标时,它含有极其丰富的《实践神学》,透过它去体现基督在社区的救赎计划,尤其是基督的慈爱和怜悯这两方面。对我而言,置身在圣公会的大环境里,我有许多地方必须向华理克借镜,运用《实践神学》去体现基督的大使命,惟有如此,我牧养的教会才能在挑战重重的21世纪站得住脚,进而为基督的福音作荣耀的见证!


2013711日於马来西亚神学院完稿)

Thursday, August 1, 2013

為何要當牧師?

为何要当牧师?这是我常思考的好问题。我常常对旁人说,当牧师绝不是一般职业,它是上帝的呼召,这一点我毫无悬念。我十七岁信主,积极投入教会事奉,当初只想到带职事奉,当牧师这回事似乎没绕过脑际。到了三十岁,有教会领袖专程拜访我,说要推荐我念神学当牧师,我一口婉拒他的好意,结果他失望而归。

从那时起,心里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感触,深觉我的事奉不会就此打住,终有更上一层楼的一日。说来奇妙,当我年近四十,有几位牧师异口同声游说我,使我从被动化为主动,亲自会晤林政大会督询问意见,讵料他跟其他牧师一样鼓励我,积极为我办理神学院进修手续,我毅然决定念神学,为当牧师此职铺路,此其一。

当牧师之前,我曾在社会服务二十年,历尽人间冷暖,沧海桑田,有苦自己知。除了稳定收入,心里没有丝毫的喜乐和满足感,满腹牢骚无从诉,只能望天兴叹!可是,当我回到教会事奉时,平安、喜乐和满足感如泉涌至,甘甜无比,这种经历只能心领不可言传,为世间职业无法提供的,致使我决定当牧师,此其二。

上帝赐我事奉的机会,从带领团契到上台讲道,前后有十五年的光景。这其间,我在三位牧师任期中学习服事,越服事越觉甘甜,越服事越发掘恩赐,发现到牧养工作挺适合我,最后从兼职转向全职事奉,当牧师是自然不过的事,此其三。

我带职事奉十五年,发现自己不足之处甚多,尤其在讲道方面,诠释经文时常面对解经难题,导致无法清楚传讲信息,心里有说不出的愧疚,对不起听道的会众。为了避免“误人子弟”,赴神学院深造是惟一可行之路,这一步也引我朝向当牧师的道路,义无返顾,此其四。

从学习角度来看,我喜欢透过阅读作思考和分析,尤其是哲理书籍,神学为我提供这些需求。当牧师有这样的方便,既可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也可一面牧会,一面进修,一路来我秉持“学无止境”的精神,当牧师可助我玉成此事,此其五。

比起其他职业,牧师职务广泛,且意义深重。当一个婴儿诞生 ,有牧师为他祝祷;一对新人结婚时,有牧师主持婚礼;病人躺在医院,家人期待牧师祷告和安慰;有人离开尘世时,牧师是丧礼主持者……。你瞧,牧师角色多尊贵,此其六。

若用社会地位来看,牧师不仅是良心工作而已,它更是一份神圣的专业,不逊於教师、会计师、工程师、律师和医生等职业,深受人们的尊重,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为了这份神圣职业,我选择当一位牧师,服务教会和社会,此其七。

世上职业只有短暂价值,无论地位多高,当在职者退休了,或因某些事故离职,公司或部属是健忘的,不出数年其功绩不再被纪念。然而,牧师职位有永恒价值,不仅是今生,连来世也包含在内。我选择永恒圣职,当牧师没有错,此其八。

须知,牧师有上帝为靠山,他只需忠心传讲圣言,做上帝要他做的事,至于“业绩”如何,上帝会为他全权负责。牧师的任务是“流泪撒种 ”,何时“欢呼收割”则是上帝作为。牧师若懂得依靠上帝,做来轻松自在,毫无压力!请问世上哪职业可比牧师?所以,当牧师是上上之选,此其九。


牧师不只有个人家庭,他更有上帝的大家庭,如果一辈子忠心服事,将获信徒爱戴,牧师到处有“家”,有“家人”接待,如此“天伦之乐”真羡煞旁人!牧师可在人间预尝天恩滋味,喜乐无穷,你说若不当牧师,我要当什么呢?此其十。

(2013年7月9日写於马来西亚神学院)

Tuesday, July 2, 2013

怀念母亲炸香蕉

炸香蕉是大马小食,母亲患肾病后才停止炸香蕉生意。
序言:我母亲郑绣叶女士,於2013624日早上8时安息主怀,在世寄居73载。回顾她一生,可用“去日苦多”来形容,叫我感慨万千!六十年代,是物资匮乏的年代,她不忍心看到父亲辛苦,用微薄收入独撑一家九口,自告奋勇献议经营小生意,买师酿制豆腐水沿街叫卖,后来转行炸香蕉小本生意,她献上近四十年的青春,就是为了经营一个家。六年前,母亲被诊断患上肾病,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养病,直至她安息为止。在她生前,我曾为她撰写一篇报导,刊登在《南洋商报》,令她欢喜万分。现在将此文上载,算是献给母亲的悼文。

世人很喜欢开香蕉的玩笑!在东方人言谈之间,不时拿这种热带水果来一顿,真为它叫屈。后来,发现西方人也好不到那里去,用一句Go To Banana来挪揄旁人一番,不要误以为是邀您去香蕉园,而是调侃您癫佬

不过,骂归骂,老外跟亚洲人一样对香蕉口骂心疼,吃起来津津有味,甜在心里口难开。说起来您不相信,世界上最大的香蕉消费国不在东方,而是在美国。该国只有弗里达州和加里福尼亚州盛产香蕉,其他的只好进口,马来西亚是出口国之一。

在诸多水果当中,可以生食又可以当作经济小食的,非香蕉莫属了。犹记得多年前,在马六甲市区的街头巷尾,出现手挽竹篮的小孩,沿街叫卖:Goreng Pisang……。时至今日,这种情景已不复存在,是时代的巨轮淘汰他们吗?无论如何,他们的踪影已成为市民记忆中最深刻的印象。

今天,取而代之的是炸香蕉档口,分布於市区与周边角落。如果有稍微留意的话,经营这种经济小食的人士以巫裔居多,华裔可说屈指可数。坐落在本坡甘榜拉板敦都亚中学对面的小贩中心,就有一档口专门经营炸香蕉的食档,前后有24年的历史,深受街坊的喜爱。

郑绣叶(59岁),是该食档的档主,还有跟她在这行业相濡以沫24寒暑的夫婿颜成柱(67岁),夫妇俩细说从头,把过去经营炸香蕉的点滴向本报全盘托出。

郑女士指出,我国出产香蕉的种类有很多,一般上在市场上可购食的有蜜仔蕉、梅花蕉、红肉蕉及香芽蕉;可是,能够用来当炸香蕉用途的却很少,以她所经营的食档来说,她选用南卡蕉(Pisang Nangka)和牛角蕉(Pisang Tanduk),成本方面,后者会比前者为高,因此,南卡蕉是他们的首要选择。

她说,物色香蕉是一种累积而来的经验,选出质地好、肉质佳的货源才能炸出脆酥松软的香蕉糕。一般人以为香蕉是长在树上,事实上,它的果实是挂在粗茎上,由於没有硬质树干的缘故,香蕉在未臻成熟时必需事先摘下来,否则它会自动爆裂。摘下后还需贮放34天,到这个时候既不生涩也不过熟,才是上乘用料。

她表示,在家里炸香蕉的方法和做生意用途的截然不同,开始时曾经面对一些技术上的困难,利用过熟的香蕉来油炸,结果整锅油变成浑浊一片,捞上来的香蕉糕软绵绵,只有少数顾客选择这种食法,从那时起,经过一段日子的自行尝食及改良,终於研制出满足顾客口味的香蕉糕。

此外,郑女士透露,面粉调料是炸香蕉最重要的元素。由於小时候的生活环境,使她有机会接触到制作糕点的巫裔同胞,如今把她过去的所见所闻派上用场。她发现使用上等面粉,再配以一种进口的水磨粘粉,然后按比例调以清水,就能弄出品味极佳的面粉调料,是一种21的配料法。

为了保持食品的新鲜,郑女士所用的食油不超过3天,符合时人的卫生要求。每天下午,他们将香蕉和面粉调料备妥之后,就忙碌几个小时,把剥好的香蕉沾上面粉料置入锅内,用慢火油炸至金黄,历时约5分钟之久,及至捞起来时,已是香气四溢,让人直流口水。

郑绣叶向本报表示,他们的顾客是以邻近工厂的员工居多,曾经有一家纺织厂购买70条香蕉,是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新鲜刚出炉的炸香蕉也同时吸引了友族的购食,它跟油条等小食一样,必需趁热而吃,嚼在口里悉嗦有声,令人回味无穷。


在健康意识普及的时代,人们在满足口感之馀。难免兼顾营养价值,香蕉富含一种称为生物硷(Alkaloid)的物质,同时也有色胺酸和B6维生素,有助於大脑制造血清素。下一次如果再遇上香蕉的人,不妨告诉他吃香蕉的好处。

(2000年12月29日刊於《南洋商报》马六甲版,标题为:“炸香蕉也要有功夫”)

Sunday, June 30, 2013

智慧高过一切

1众子啊,要听父亲的教训,留心得知聪明。2因我所给你们的是好教训,不可离弃我的法则。3我在父亲面前为孝子,在母亲眼中为独一的娇儿。4父亲教训我说,“你心要存记我的言语,遵守我的命令,便得存活。5要得智慧,要得聪明;不可忘记,也不可偏离我口中的言语。6不可离弃智慧,智慧就护卫你;要爱他,他就保守你。7智慧为首,所以要得智慧;在你一切所得之内,必得聪明。8高举智慧,他就使你高升;怀抱智慧,他就使你尊荣。9他必将华冠加在你头上,把荣冕交给你。”(箴言41-9

世界上有许多职业或行业,都对社会与国家作贡献。但是,没有一个职业比教师那样,对整个国家、社会和家庭,带来广泛的影响。

一个国家可以兴盛和壮大,不是因为它有先进武器和大炮,而在于这个国家有没有栽培人才的老师。有好的老师,这个国家就有人材,没有好的老师,就没有好的人才。

政府很在乎大学的水准,因为这是教师栽培人才的地方,非常重要。当大学排名从前面滑落到后面,不只说明我们没面子,也表明整个大学水准不如人,在整个世界失去竞争力。

为什么会这样?大学水准往下掉,不是大学建筑物太小,旧了没有翻建,所以跌了?当然不是!排名下滑原因有很多,其中便是大学没有“大师”,即栽培人才的优秀讲师。

我们要知道,大学之所以叫大学,不是因为它的建筑很大,外国人才不看你的建筑物,人家要看在这所大学里,有没有大师在教导,如果有的话,这所大学是真正的大学了。

在我们当中,可能你读过大学,也可能连门都没进过,这倒无所谓。不过,在你的一生中,你一定会遇到影响你一生的老师,他的教导、他的声音、他的动作,至今你都印象深刻,叫你难以忘怀,铭感五中!

为何有这样大的影响力?这是因为,老师在教导你时,在整个过程中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在日复一日的课堂与生活交流中,老师或多或少塑造了你,影响了你,只是时间还未到,你不知道而已。等到有一天,他离开你时,你才会发现,你现在许多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有很多是从他身上学习来的。

古今中外,只有两种老师,第一种是经师,第二种是人师。经师只是依经书照本宣科,解释个中意思,为你解答疑问。他不需要有好的品德,也不会教你有好品格,他的任务是教、教、教。可是,人师就截然不同,他不只好好开导你,而且还注重身教,希望你跟他一样,有好的品格、好的德行,知道做人的道理。

在中国历史上,孔子是伟大的人师,所以后人称他“至圣先师”,不是没有道理。孔子死后,三千弟子为他守孝三年,充份体现学生对恩师的敬仰,好像孝顺自己的父母一样,叫人感动不已。

从《箴言》这本智慧书,我们知道犹太人老师(称呼“拉比”),采取教导下一代的方法,也跟孔子类似。他们对下一代的教导模式,绝对不是“经师”的方法,而是“人师”的教导法,栽培品学兼优的下一代。

箴言第四章一至四节说到,一家三代遵守上帝的智慧,没有离弃这条道路。所罗门王是《箴言》的作者,他在这里告诉我们:其父大卫王,在他的小时候,常常鼓励他追求智慧(王上21-9)。

由于这个背景,所罗门王向上帝求智慧,多过求一切。智慧可以一代传一代,从父亲传到儿子,从儿子传到子孙。当然,智慧的来源是上帝,父母只能在旁边引导,把儿女带到智慧的路上。

由此可见,智慧是从家里开始,性格和习惯在这里形成;所求得的态度和价值,都是在这个地方熏陶。所罗门王从小从父亲汲取智慧,他知道智慧不可离开人,所以他在第七节说,智慧为首,所以要得智慧;在你一切所得之内,必得聪明。

“在你一切所得之内”,是指在一切拥有的财物或才能当中,智慧是首要的,最有价值的,这是基督徒的价值观,也是人生最大的目标。

人想追求智慧,不是透过课堂教导,或者教堂训练课程,可以达致的。对犹太人来说,神的道永远是在家中教导的。家就是背景,家中有爱作为根基,这个爱就是一股推动的力量。

这个教导跟世界的制度不同。世界的教育如何教导我们?他们用的是一套的制度,在这个制度的背后是权威,这个权威不是建立在上帝的话语上,而是以政治作为基础。所以我们看到,有不少的国家教育彻底失败,拟定制度的部长失败,教导的老师满头雾水(政策一改再改!),学生不知为何上课(旷课者不少!)。

世界的教育制度在挣扎求存,因为它离开了上帝,就没有生命力。新约时代之前,以色列没有小学,儿童在成长时期,家庭便是一所学校。父母便是教师,儿子向父亲学习实用技能,也获取道德和宗教的训诲。母亲则负责教导女儿,如何成为将来的贤妻良母,他们所教导的内容都是一致的。

今天我们要回家,在家里开动我们的智慧之旅,扎根在上帝的话语里面,我们才能找到方向、目标和生命力。因此,智慧的追寻是从家里开始,这里是智慧的寻宝天地,让每一个成员踊跃参与,从中得到心灵的喂养和饱足。

然而,我必须指出一个事实:寻找智慧不是无条件的,而须付上极大的代价,可见人们想获取智慧,绝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一旦你走在智慧的道路上,就必须下定决心走下去,不管前路有多困难,风险有多大,路途有多坎坷。这个决定,不是生命中偶然的一步,而是每天必走的过程,很重要的旅程,因为这是一个重要的决定,在邪恶和公义之间要做出的选择。

第四节谈到父亲教训我说,你该当如何,你要怎么样做,才会得到智慧。父亲从积极和正面的角度教导,不是说不好做什么、不要干什么,才可以得到智慧。假使我们一直教导人什么不好做,什么不可行,什么不要碰,有可能到最后,我们什么都不要做,这是一种反效果。

因此,我们要留意,在教导人的时候,讲清楚该做的是什么,当行的是什么,好让别人看到方向、目标和前路,就不会裹足不前。

当我们教导真理时,本身经历到真理的实际,这样我们才可以吩咐众人要如此做,要那样行。如何我们教导别人真理只靠观察的话,我们只能教别人不可以做什么,不可行什么,这样的教导是无效的。我们若经历到什么是圣洁,我们就会教别人圣洁的意义,要做些什么,人家就可以遵行主的话了!

第二段是从五至九节,你若要把智慧传给下一代,有何秘密呢?就是我们刚才唸过的那一节:“要爱她,她就保守你。”不要远离智慧,智慧就会维护你。你要爱智慧,是从爱着手,这个智慧就会保守你。此经文暗示智慧如同窈窕淑女,寻求智慧的人必须“爱”他,并且“怀抱”他,是要向她求爱并娶过来作新妇的,如同夫妇一般,被她的美丽迷住了。

到末段时说到,智慧不在乎智商问题,更不要怪罪环境恶劣;智慧对谁都公平,亟需你采取主动,踏出那么一步!是的,追求智慧是一个抉择,是你生命中最关键的优先!有了她,你就找到生命的真意义,经历到生命的丰盛。别再踌躇了,你当作出最好的选择,雅各书一章五节给你应许的一句话:“你们中间若有缺少智慧的,应当求那厚赐与众人,也不斥责人的上帝,主就必赐给他。”


多好!你不必等上帝亲自你显现,现在就可以直接来到祂面前求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