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March 21, 2013

发挥《生命影响生命》的果效


长久以来,西马圣公会在引领信徒成为门徒的栽培上,缺乏有系统的训练。大部分教会维持礼仪崇拜,对外宣教的事工十分陌生。教区华文部有感於这方面的需要,十二年前举办《门徒训练课程》,为教会栽培训练有素的信徒,不只可以帮助教会推广事工,也为教区栽培出全职的教牧同工,迄今已取得某些成果。

随着时日的推进,几年前西马教区与韩国爱的教会取得联系,获安排派遗牧者前往受训,让本地教会受益不浅。以往,门训课程只属宣教团体的“必修科”,凡投身於宣教事工的信徒接受有关装备後,才被派往禾场去事奉。如今,教会已经意识到门训不只是宣教团体的“专利”,它更是体贴上帝心意必行的命令。

教会推展《唤醒平信徒》训练课程,在整个过程中或许会遇到不可预期的困难,这一点不会成为我们往前的阻力,因为教会是上帝所建立,祂必定与我们同在。与此同时,有韩国爱的教会成为我们的借镜,我们会感到释怀。当玉汉钦牧师推动门训时,他采用耶稣栽培门徒的模式,透过门徒训练使少数人精兵化,从而给爱的教会带来活力。虽然他走过一条充满艰险的荆棘路,然而在上帝的祝福之中,爱的教会结出了许多可喜的果子。今天有许多韩国教会,向爱的教会学习和看齐,他们皆认可门徒训练的可行性,并在各自的教会逐渐展开。

十六世纪,当改教家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1483-1546)提倡“信徒皆祭司”(Priesthood for all believers)的理念时,这个理念在教会事奉中尚未完全落实。随着唤醒平信徒的理念推广後,它是把“信徒皆祭司”的理念加以发扬光大,让基督的教会在廿一世纪发挥当有的功效。由于韩国爱的教会具体落实此理念,接受门徒训练的平信徒,可以在教会里按着恩赐彼此服事,引领圣徒彼此有机的交流。这样一来,通过教导和建立其他主内肢体,使整个教会向世人显明耶稣基督的荣耀。因此,当教会致力於唤醒沉睡的平信徒时,乃是帮助信徒认清本身的身份、地位和所肩负的使命,而门徒训练便是通往此目标的途径。

当我们提到信徒素质时,是指信徒灵命成长而说,门徒训练课程的宗旨,是为提升信徒灵命而设计。在这个系统里,教会先拣选一批领袖受训,然后再让这批领袖进入信徒群体,发挥“生命影响生命”(Life impacts life )的角色。有鉴於此,教会被遴选的领袖,肩负转化教会的大使命,在事奉中扮演极重要的角色。过去两年来,永平圣士提反堂有两个团契把灵修纳入活动项目内,这是令人鼓舞的发展。须知,灵修是门徒训练其中一个重要环节,不知不觉中,这些团契已经为门训作好准备。透过灵修活动,团契成员有机会分享信仰见证,藉此促进团员的感情与联系。在众人面前叙述见证,正是门训课程里的首要课程。

事实上,信徒应当在任何场合,当众述说自己的信仰故事。回顾初期教会,信徒尽管身处险境,仍然不忘为自己的信仰作见证,这种精神是基督门徒的精神。玉汉钦牧师说:“如果一个人加入教会,却还羞於告白自己的信仰,岂不可忧吗?”。他语重心长指出:“今天的教会变成冷淡的原因之一,正是失去了信仰告白的交流”。

有关信仰见证这方面,我们可以从耶稣门徒和使徒身上学习,其中一个让我们学习的模范是使徒保罗;他在传福音的过程中,不断见证自己如何信耶稣,他见证不只是个人的生命历程,更重要的是,他在见证当中溶入了基督的福音故事,加上个人的活生生经验,让旁人听了为之感动。信徒可细读使徒行传第22 章第 1 16节,然后作深入思考。通过保罗的例子,我们得知以个人见证告白个人信仰,至少包含三个要素,即一、信主前的情形;二、信耶稣的经过;三、信耶稣以后的变化。

当信徒掌握了上述步骤,在信仰生活中为基督作见证,如此持之以恒不灰心,总有一天必亲睹“生命影响生命”的果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