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February 7, 2011

[靈修短篇] 忍辱才可負重

“耶稣离开那里,来到自己的家乡……他们就厌弃他。” (马可福音61-3

耶稣离开加利利海,回到自己家乡拿撒勒。对一般人来说,返乡意义重大,不是趁佳节回家团聚,就是在外为学业、事业拼出一片天後,衣锦还乡见爹娘。当耶稣率门徒回乡时,他已名孚众望,布道医病赶鬼行神迹等,广受群众称许与欢迎。可是当他回到自己老地方,乡亲父老却冷漠以待,真令人爬头感意外。

拿撒勒是蕞尔小地,寂寂无名小乡村,旧约圣经只字不提。考古学家挖到该村遗址时,他们推测人口不到一千人,大概五百而已。世人会为自己诞生“名地”感自豪,因为有了“灵地”才会有“杰人”,由于十分在乎,“地灵人杰”也应运而生。耶稣虽降生伯利恒,却在拿撒勒长于斯,此番回来温情不再,同乡板起面孔相向,怎不仰天长叹?

令人费解的是,乡亲父老用“这个”(3节)来称呼主,连名字也懒得提,好像我们称别人“嘿这个人”,“嘿那个人” 一样无礼,乡老鄙夷之情溢於言表。我想你听过这句话:“熟能生厌” Familiarity Breeds Contempt),人若对你嗤之以鼻,切莫惊慌失措啊,只因对你瞭若指掌,是一种无言的反弹动作,习惯就好。耶稣经历的情况,大致上是如此。

耶稣同乡所犯的毛病,就是他们对主太熟悉了!绝对料想不到,曾经在乡中长大的泛泛之辈,离乡不过一段时日,竟然捎来骄人亮眼的成就,霎时无法接受!在拿撒勒境外,凡是耶稣所到之处,留下佳美脚踪与佳话,群众啧啧称奇且不说,各种赞美声浪四处飘,拿撒勒人若未临场亲睹,也不至於孤陋寡闻吧?

回到自己的地方,却遭受自己人白眼,耶稣的门徒始料未及吧!对初出茅芦的学生,眼看自己尊重的老师被人拒於门外,心中感受非一言两语可道尽。当中可否有人想为主出一口气?还是有人站在同乡阵线打边鼓?总而言之,这是一项大考验,门徒学习过程中必经之路。耶稣基督可以忍辱,跟随其后的门徒当效法;要走的路还漫长,唯有忍辱者,才可负重任,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

思考问题:假如你遇到撕破面皮的场合,你当如何回应?忍辱负重对门徒重要吗?那么对教会事奉者又如何?

(201127日写於永平路加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