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养事奉的艺术》封面 |
【课题一】教会与家庭皆需要牧养
根据苏文隆观察,牧者时常因为教会的事奉,无意间忽略了家庭;就算人已经回到家里,心里仍然惦念着教会的事情。当我初到永平教会服事时,在前几年就是落入这种光景,作者把这种情况做出生动描绘。
回想过去日子,我实在亏待了师母和儿女,有一段日子他们被忽略了。当时,由于刚接手主理牧师职位,教会的一切事务和人事尚新,多花时间在教会可理解,家人也不会见怪。不过,要命的是,当时我有一种偏差的属灵观:“教会第一,家庭第二”,这种思维主导我的事奉好一段时日。
事实上,这种偏差的属灵观,是从启蒙我的教会传道那里,传承下来的。如今,我的观念有所纠正,加上苏文隆的书中指导,让我豁然开窍。我了解到,教会和家庭不应该被看成竞争的对手,两者如同翘翘板的两端,而上帝则是下方的支点。我应该在两端放下多少重量,其实是由上帝的尺度来决定。重要的是,无论在教会或在家中,付出的努力都要由主来看管。
此外,苏教授还提出实际方法,为陪家人时间作出妥善安排,这包括预先规划时间给家人,避免家庭时间受到干扰等。苏氏的观点,可从《新约圣经》教导找到根据,牧者如果无法牧养自己的家,他如何牧养教会呢?须知,家庭是教会的缩影,教会是家庭的延伸,牧者要视家人为牧养的对象,我有义务调适家庭与服事的平衡,以免忽略家人的需要。
【课题二】提防忙碌的陷阱
苏文隆在文中提到,牧者在事奉中忙忙碌碌,未必是好现象。他坦率指出,牧者不可以忙碌,其实忙碌是灵命的疾病,因为工作中缺少了安定的重心,以及对上帝的恩典没有信心,才会从这件事忙到另外一件事。
牧者当知道,忙碌背后的“真相”是什么?如果有深入反省,我们忙碌可能是虚荣心在作祟,每天塞满各样工作和事务,加上做了有人奉承,心里感觉“美好”。又或者,忙碌是因为害怕别人决定自己要做的事,也可能避免让人失望。
总而言之,忙碌的原因不一样,只有自己知道。可是,忙碌的后果却是一样:牧者没时间做该做的事,无法好好讲道、祷告和牧养关怀,这才是教会事奉的致命伤。所以,苏教授认为,忙碌不是牧者生活的“特权”,而是我们文化的病征。
如何处理牧者忙碌问题?苏文隆用《创造论》来应对这个问题。他认为,上帝创造万物后,就停止工作进入安息。当人忙累了,必须放下工作和休息,当醒过来后,再继续神所创始的工作,是上帝全然的恩典。同时,他用保罗的教训:“身子是基督的肢体,是圣灵的殿”(林前6:15、19-20),作为他的理论根据。
所以,牧者需要平衡生活,需要好好放松一下,在休息时可透过独处、静默、深思亲近神,让灵修与休闲融为一体。紧记,上帝要求我们聆听祂,深深地默想祂,远离忙乱的活动。当牧者在忙碌和休息间取得平衡,就能保持心灵和身体的健康,才可以长久奔走事奉的旅程。
【课题三】处理教会冲突
苏教授也在著作中,为牧者剖析教会冲突的前因后果,并举出实例作为参考。他认为,教会引发冲突的根源很多,离不了权力争夺,而权力冲突通常跟角色、职份有关,究竟谁是教会的决策者和真正的领袖。
他提醒牧者,在处理教会冲突时,本身要相信上帝掌管一切,让冲突带来建设性结果。依照圣经的原则,先设法除去自己眼中的梁木,在上帝面前保持谦卑,永远是最稳妥的态度。当特教遇见误会冲突时,必须记住冲突是人性的软弱,能以恩典回应则是神圣的事。
可是,在今天的教会圈子里,当冲突发生时,很少人肯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而是采用消极的态度,甚至不去面对。因此,牧者要鼓励健康的冲突处理,第一步要做的就是亲身示范,教导属下如何提出反对意见,却又不惹人厌,不伤和睦。
与此同时,苏文隆也重视避免冲突的防范措施,他相信事先预防胜过收拾残局。为此提出几个要点:第一、事先的良好沟通胜过事发后的处理;第二、建立良好的同工关系;第三、遇到冲突时,把冲突转化为建设性。第四、顺服神的权柄和磨练。第五、找相知相惜的朋友;第六、面对和承认自己的过错;第七、学习再三饶恕的医治过程;第八、作和睦的器皿。
综观上述,可归纳苏教授处理教会冲突事上,是引用“上帝的主权”为原则,教会牧者。长执、领袖和信徒,都要降服在上帝的主权之下,让上帝引领度过当下的危机。惟有如此,教会里发生的冲突纠纷,将由危机转为契机,而且教会群体能从中吸取宝贵教训,继而同心协力发奋图强,拓展上帝的国度。
总的来说,苏文隆教授在指导牧者有关“牧养的事奉艺术”时,他把论点建基在平衡的《属灵神学》之上,强调牧者的属灵生命和品格的发展,诚如他在此书序言中说:“牧养是一门建造生命的艺术”,可见牧者的生命需要被上帝建造,他才有资格和条件去建造信徒的生命。最后,我发觉苏教授的牧养事奉观,可用他的一句话来概括:“在牧养的事务中,牧者需要活出顺服上帝的权柄,牧者的地位和职份需要带着权柄的行动,在上帝面前却要求以信心活在委身顺服之中。牧师不是代表权力的头衔,而是受差作仆人,虽然是教会的领袖,但他应向所有的会众表示,他并非独揽专权,而是以谦卑态度虚心服事人。”
(2013年7月19日写於马来西亚神学院)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