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理克《直奔标竿》封面 |
有鉴於此,华氏强调教会的教导必须合乎《圣经》,惟有如此,信徒才能抗衡当今的世俗价值观,他提出一句发人深省的话:“若不坚持立场,就会败於任何立场”。由此可见,上帝赐福马鞍峰教会使其日益壮大,信徒在质与量方面经历了翻倍增长,它跟华理克牧师所采取的神学立场,有极其紧密的关系。
在马鞍峰教会创办初期,华氏为它草拟异象宣言,第一段就写明:“我们的梦想是成为一个使受伤的、抑忧的、受挫的、以及迷惑的人找到爱、接纳、帮助。希望、赦免、指引与鼓励的地方。”有了这个宣言,华理克时不时检讨自己,每次发觉对非信徒逐渐冷淡时,他就鞭策自己留意十字架,因为上帝就是这样爱失丧的人。如果基督徒能如此爱别人,教会一定能吸引大量的群众。
由此可见,华理克领导的教会是以基督为中心,而他的《基督论》偏向显示主耶稣的怜悯,以及祂慈爱的一面。有一次,华氏在公开场合说:“教会当以耶稣的方式来爱非信徒,基督叫我们“爱人如己”这道命令,至少在福音书出现55次,如果我们不爱人,就算不得什么了。”爱人如己是基督的诫命,也成为华理克的神学立场,很自然的,马鞍峰教会奠定在以爱为本《基督论》的基础之上。
华理克以爱为本的《基督论》,不仅落实在教会信仰的层面,也在跨文化事工尽显无遗。他坦白指出,有些教会由于害怕世界的影响,便从当今的文化中退隐隔离。另一方面,有些教会尝试与现代文化挂钩,却将他们的信息妥协,与世界毫无分别。华氏认为,教会这两种反应是不必要的,因为基督教有它本身的强处,尤其是面临文化与时代挑战时,有改变方法的能力。
针对这方面,华理克以基督作为例子,由于上帝爱世人,耶稣来到世上既不仿效也不隔离世界,祂采用“渗透”策略。华氏表示,耶稣来服事这世界,却不被世界同化。祂“住在我们中间”(约1:14),也和我们一样受试探,“只是祂没有犯罪”(来4:15)。华理克进一步指出,耶稣来往於人群中,讲他们的言语,观察他们的风俗,唱他们的歌,参加他们的宴会,并且在教导的时候,引用他们当时的事件来抓住人们的注意。可是,祂做这一切,并没有对祂的使命打折扣。
毫无疑问,耶稣是跨文化宣教的典范,华理克效法基督的作法,当马鞍峰教会在创立初期,他把焦点放在周遭的社区,特别是社区内未加入教会的人。据悉,他总共花了十二个星期,挨家挨户的亲自访问居民,听他们的意见与需要,尽量多与未信的人建立起友谊的桥梁。华氏在讲道中,以同样原则勉励信徒,如果教会要收取福音成果,首先信徒必须像非信徒那样去思考!他指出,教会传福音最大的阻碍,就是基督徒花太多时间与其他基督徒在一起!他们没有任何非基督徒朋友。如果信徒不花时间与非信徒在一起,教会就无法了解外界人士在想些什么!
无庸置疑,华理克带领教会积极向外宣教,它响应了耶稣在世所颁布的大使命。然而,他不以此为满足,在他的教会目标中加上爱神爱人的原则,所以马鞍峰教会的五大目标是:尽心爱主、爱人如己、去使人作主门徒、为他们施洗、教导他们遵守。有了这些目标,教会具备往前的异象和方向,没有任何力量比这一切更有冲劲。所以,华理克的《教会论》是扎根於以爱为本的《基督论》,教会生存地上的目的就是满足社区和人群的需求,信徒在这方面必须做出委身;华氏绝对相信,教会要求信徒委身并不会赶走他们,委身本该是教会所应要求的。
有了这样的理念,马鞍峰教会信徒士气高昂,内部气氛和谐融洽,信徒积极参与事奉,大家为共同目标向前迈进,没有时间为琐碎之事争闹不休。华理克灌输教会信徒,任何教会若没有遵行大使命,不管怎么说,就是没有达成目标。也正因此,马鞍峰教会在宣教事工不遗馀力,宣教与关怀成为教会事工的宪章:“教会的存在是为马鞍峰居民的利益,为他们提供属灵、身体、情绪、知识,以及社交上的需要。”在华氏的观念里,教会是否健康,是否发挥力量,不是靠座位的容量,乃是靠差传的力量。至于差传结果如何,华理克全然交托上帝,他相信靠着圣灵的大能,建立教会在上帝的目标上,并期待从上帝而来的结果。”
为了结出福音果子,马鞍峰教会每年举行一系列的活动,专门为社区的需要量身订做,这些活动称为“桥梁活动”。华理克相信,教会的教导合乎圣经,并有平衡的事工,教会才会健康。这之所以,马鞍峰教会注重教导、训练、栽培、装备和差传,帮助更多信徒投入各类事工的领域,体现“人人都事奉”的宗旨,进而祝福整个社区。有关信徒投入事奉这方面,华氏有一个很重要的理念:“如果你的教会想要栽培出有果效的基督徒,就必须教导他们基督徒生活与事奉的技巧。技巧是有果效的秘诀,正如智慧人说:“铁器钝了,若不将刃磨快,就必多费气力,但得智慧指教,便有益处”(传10:10)。由此可见,华理克对信徒事奉这方面,既要有基督生命的流露,同时也要透有素质的训练,栽培出好信徒、好领袖投入事工领域,为上帝的国度多结果子,荣神益人!
综合华理克牧养教会的经历,使我看见神学立场的重要性,同时它如何在一个文化处境中实践出来,也是一门令人惊叹的牧养艺术。依我个人观察,华理克在牧养教会过程中,不只秉持了以爱为本的《基督论》,在推动和落实教会的既定目标时,它含有极其丰富的《实践神学》,透过它去体现基督在社区的救赎计划,尤其是基督的慈爱和怜悯这两方面。对我而言,置身在圣公会的大环境里,我有许多地方必须向华理克借镜,运用《实践神学》去体现基督的大使命,惟有如此,我牧养的教会才能在挑战重重的21世纪站得住脚,进而为基督的福音作荣耀的见证!
(2013年7月11日於马来西亚神学院完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