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耶稣所颁布的《大使命》,我们知道“召人作门徒”是整个使命的核心,这个理念十分重要。有了“召人作门徒”作为基础,我们才能落实三个步骤,即是“去”、“施洗”和“教训”。“去”是一个行动,它有一个方向和目标,所涵盖的范围广泛,你“去”的地方可以是本身住宅区、工作场所、就读学校,当然还包括到国外去履行《大使命》,召人作基督的门徒。
西马圣公会的宣教史源远流长,如果从英国人踏足槟城算起,迄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在这其间,教区经历了上帝的恩典,从多重挑战与挫折中走过来,达到今日的规模。所谓“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先辈们为福音撒下种子,造就了我们这一代;我们就有义务把福音的火苗,在多元种族的马来西亚传承下去。因此,作为圣公宗信徒,我们必须回溯过去,展望未来;除了落实基督的《大使命》之外,也不会辜负先辈们在这片国土所付出的心血。
回顾历史是痛苦的,然而为了教会的扩展,我们当正视本身的亏欠。对於过去的不足,我们只要肯检讨和纠正弱点,上帝必定引领祂的教会向前迈进;时候到了,我们必有收成。先辈来到我国,的确履行基督的《大使命》,他们在“去”第一步骤做了美好的工作,接着在“施洗”和“教训”方面,也为我们做了最佳示范。当我们从先辈手中,接过领导教会的棒子时,我们在《大使命》事上,似乎只做了第二和第三步骤,至于“去”——召人作门徒,我们就后劲不足。
感谢上帝!近年来,西马教区呈现一幅欣欣向荣的景象,尤其是黄满兴会督推出宣教和社关的异象之後,越来越多的教会响应,这是良好的现象。所以,我们可以肯定一件事,只要我们回到《圣经》,遵守耶稣基督的教导,上帝必然祝福我们的教会。为了要向各堂会传递《大使命》信息,教区定去年9月中旬办《唤醒平信徒》研讨会,藉此表明教区转型的决心。今后持守传统的信徒(多数为老者),他们的思维必须更新变化,否则圣公会整体的进展将受到拦阻。
此外,西马圣公会面对一项隐忧,即是会友的流失,其中以年轻人居多。由于巨型教会(Mega Church)的兴起,为数众多的青年参与这些教会的崇拜,甚至把会员籍转入这些巨型教会。由于会友信仰根基不稳,很容易被“魅力四射”的巨型教会吸引,造成“人才外流”的窘境。我个人不批判巨型教会的群体,当中有许多具潜质的牧师、传道和信徒领袖;惟令人担心的是,一些巨型教会采用的管理方式,其来源竟是属世的管理模式,这跟《圣经》的原则背道而驰。
针对这个现象,神学工作者雷恩(John Drane)指出,现代教会已经面临“麦当劳化”的危机,有四项指标即“效率、量化、预期与控制”,正在影响着教会生态。这不只是圣公会所面对的艰巨挑战,也是其他主流宗派面对的问题;幸好有不少牧者发觉这种现象,带领信众回到《圣经》的教导,以堵住这个破口。若非如此,教会可能朝着一个方向直奔,诚如香港胡志伟牧师说:“‘好大喜功’是当今牧者要面对的真实场景;‘好’术厌道、‘大’事发展、‘喜’爱自我、‘功’能主导”。当然,这不是上帝要看到的结果!
当教会面临各种挑战时,西马教区选择《门徒训练》作为教会转型的指南,这合乎上帝的旨意,教会的远景是乐观和正面的,因为有上帝在我们当中掌权。希望在未来的日子,教区年议会报告书不再以“图有虚表”的节目来撑门面,我们乐意看到教会在门徒训练参与者人数众多,研经班和祷告会人数直线上升,这才是一个栽培门徒与召人作门徒的教会。
参考资料:
玉汉钦:《唤醒平信徒》。台北:道声出版社,2011。
胡志伟:“从香港教会处境看具体专职事奉状况”《教牧职事的召命——神学、灵性、实践》。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神学院,2009。
John Drane, The McDonaldization of the Church. London: D.L.T, 2000.
(2013年2月28日写於永平路加楼)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