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凡事不可结党,不可贪图虚浮的荣耀;只要存心谦卑,各人看别人比自己强。”(腓立比书2:3)
“Do nothing from selfish ambition or conceit, but in humility regard others as better than yourselves.” (Phil. 2:3)
今年的国庆日很特别,没有大规模庆祝活动,只在武吉加里尔体育馆举行。国庆是国家的重要典庆,许多国家都隆重其事,欢庆地点不能马虎。我们看看俄罗斯,他们庆祝国庆一定在红场,我们再瞧瞧中国,他们国庆一定是天安门,为什么要在红场,为何选在天安门,其他地方不可以吗?并非可或不可,在红场庆祝,在天安门举行,都具有历史性的整体意义,见证了国家的独立与建立,国家领袖铭记在心,人民也不会忘记!
大马国庆改在体育馆,虽然很多人不知道,但是好处却不少。除了省钱省事之外,还可以为吉隆坡市民捎来好消息,他们可以避免塞车之苦,拥车族不必一边驾车一边叫骂,少一点脾气,少一些路霸,少一点犯罪,有助舒缓国内乌烟瘴气。我不介意怎样庆祝,大规模也好,小规模也罢,最要紧是祝福大马小民,可以回归独立时代,大家彼此尊敬,携手建立国家。每次过年过节,各民族间可以彼此造访,大家礼尚往来;互相握手,彼此道贺,齐心协力缔造一个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今年庆独立53周年 |
首相一席话可谓用心良苦,我国争取独立千辛万苦,好不容易挨到五十三年,有人为了芝麻小事吵吵闹闹,太不像话了!根据最新统计,如今马来西亚已有182个族群,想把这些大小族群团结一起,谈何容易?首相国庆日献词强调合一与团结,倘若缺乏这些元素,国家不仅不能前进,搞不好可能毁於一旦,对谁都没有好处。过去,当安华还是副首相的时候,他老人家喜欢一句话:“我们是一家人”。他还在众人面前当场挥毫,让人拍手叫好。首相纳吉没有挥毫,不过从他口中的演讲,我们知道他喜欢:“家和万事兴”。
今天,合一不仅是国家大事,也是教会大事。由于滋事体大,《圣经》用了许多篇幅来教导合一的重要。使徒保罗在腓立比书第二章,苦口婆心为信徒讲论合一的必要性,他所强调的合一绝不是空洞口号,而是每位信徒都能落实的生活原则。虽然知易行难,但是在圣灵的扶助下,我们可以一步一步迈向标竿,最终受益者不只是本身,整个教会、整个社区、整个国家,也要因著这个原则的实践而获益。
保罗在第二章三节如此勉励我们:“凡事不可结党,不可贪图虚浮的荣耀;只要存心谦卑,各人看别人比自己强。”可以想像,当保罗写这一句话的时候,整个腓立比教会已经处在相当微妙的局面,让身系囹圄的老使徒感到忧心忡忡。那个时候,从表面看腓立比教会,虽说不至四面楚歌,但已内忧外患了。在教会外面,信徒要面对假教师的威胁,后者想办法摇动教会的信仰根基(腓3:1-3)。另一方面,教会内部也出现一些人事纠纷与误会(腓4:1-3),让保罗感到焦虑万分,犹如热锅上的蚂蚁。
家庭和谐是美好图画,教会也是如此。 |
“结党”这个用词,按照保罗的原意,是指“没有一件事是按照自私的野心”。我们所做的每件事,务须自我省察和检讨,为了个人的私欲,还是整体的益处?任何事情的处理,,必须慎防个人野心渗透其中,否则它将成为分裂导火线,事发后有谁可收拾残局?基督徒在教会的所言所行,尤其是领袖为教会作决策时,其动机纯正与否,将是整个教会前进的关键。假使教会领袖按著属灵原则发展事工,那么信徒们就有福了。反过来说,倘若有领袖为了私欲(自私的野心)推动教会,后果必惨不忍睹,不只吸引不到外人参加,教会内原有的信徒也会悄然离去;最终整个教会都蒙受亏损。
有鉴於此,我们的动机纯正与否,为上帝的鉴察所在,也就是中国人常说的“人在做,天在看”。我们的内心与动机,既然是上帝光照之处,当然骗不了渗透万物的上帝!在人的面前,或许可掩人耳目於一时,然而日子久了,终有事机败露的一天!只要我们秉持属灵原则,为人正直,动机纯正,自私野心自然离我们远去,也不会搞出结党的事端来。为人正直者尊主为大,当他在教会事奉时,深知教会是基督耶稣掌权的地方,所以它属於基督的权力范畴,绝不会在耶稣掌权的地方,分割一块土地然后封自己为“土霸王”搞小圈子。
结党带来纷争,团结才是力量! |
在教会中,我们也“结党”,不过是以众人利益“结党”,称之为“团契”。教会里的团契众多,诸如金环团契、成年团契、青少团契、姐妹团契等,不是为了结党而组织,乃是为了达致教会合一而运作。这类团契都按时聚会,透过各项活动凝聚团员,彼此交流与互动,也藉它传递教区的异象和方向,进而达致教会的合一。因此,教会中所设立各个团契,都是促进教会合一的群体,在遏止结党的事上扮演重要角色。我鼓励信徒彼此间多交流,信徒当中有人开放门户,办烧烤会之类活动联系团契成员与朋友,都是值得鼓励的联谊活动,为教会全体成员带来祝福。
保罗说完了结党课题后,把话题引入信徒的灵命操练:“不可贪图虚浮的荣耀”。贪慕虚荣不单是现代人的陋习,它在古早时代已是社会现象。一般人贪慕虚荣不足奇,它已成为现实生活中一部分,大家见怪不怪。遗憾的是,贪慕虚荣竟是一些宗教领袖的弊病。当耶稣在世上传道时,他观察到道貌岸然的法利赛人(宗教领袖),喜欢在街上接受群众的问安,公然在熙来攘往的街市祷告,出席宴会时总是眼瞄高位……,这些举动反映出信仰生活的贫乏肤浅,贪图虚浮荣耀而不察觉。耶稣劝勉人祷告时要到室内,出席宴会时要坐末位,莫非教导我们远离虚浮的荣耀。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
按原文来理解,“虚浮的荣耀”含有“空洞”和“错误”的意义在内,因此保罗也劝导我们不可自负。希腊原文为:“kenodoxia” ,由 “kenos”(空洞或错误)和“doxa”(荣耀或意见)组成,如果深入思考的话,它可意指贪慕虚荣的人会面临一个盲点:由于喜好出风头,寻求自己的荣耀,明知自己的意见是错的,却由于面子问题而坚持已见,结果令人退避三舍。这类人出现在教会里,是整体合一的绊脚石,其破坏力超乎想象。
说完了“两不”:不结党,不贪慕虚荣之後,保罗为我们带出第二章的重要主题:“存心谦卑”。我挺喜欢中文译本的“存心”两个字,一般人把它用在消极方面,如“存心作对”,“存心欺骗”等,这里我们看到积极的另一面:“存心谦卑”。根据此字的含义,保罗所说的“存心”,是把别人放在心里的意思;心里有空间为别人存留,别人在里头有重要地位。然而我们如何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搞好与上帝之间的关系,带着一颗敬畏的心来到他的面前,这就是谦卑心态的体现。当我们对上帝谦卑时,很自然就会对人谦卑,两者间息息相关。
谦卑心态帮助我们认识自己,看到自己的无知、无助和无能,发现自己跟上帝间有一道无可跨越的距离:他满有公义威严,我们却充满不义;他是圣洁无瑕,我们却罪恶满盈。在相形见绌下,体悟到自己无权无力跟上帝争辩。当谦卑从心发出,我们才心甘情愿地降服上帝的带领,乐意做顺命的儿女。所以,一个心怀谦卑的人,也是一个认识自己的人,知道自己处在什么地位。他在认识上帝伟大的同时,也意识到自己的渺小;在认识上帝的尊贵的同时,也看清自己的鄙陋;在认识上帝的恩典的同时,也知道自己是不配蒙恩的人。
主耶稣说:“虚心的人有福了!”。 |
腓立比教会出现分裂危机,或许信徒中有人自视甚高,不把其他人看在眼里,为以保罗劝导他们要“各人看别人比自己强”。在教会群体里,每个人都要学习跟别人相处,相处之道不外是互相接纳和欣赏,别人的强项可成为我们的激励和鞭策。如果无法欣赏别人,凡事看不顺眼,唯我样样最好、最行、最棒,旁人都不好都不行,很难跟别人配搭与合作了。须知,教会中事奉绝不是搞个人秀(表演),整体运作着重教会性和群体性。上帝把各类资源均分予人类,没有人能够独霸所有恩赐,基督也没有委托福音使命予个人,因此我们必须跟其他肢体配搭,才能有效地完成基督授予的使命。
有些时候,我们总是羡慕保罗和其他使徒的特长,他们才智与能力兼备,确有过人之处。然而,在一个平信徒身上,也可以找到使徒们所不及的优点。我们总欣赏有才华的人,喟叹自己样样不如人,怎知平庸人有时竟然比奇才还强哩!据说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一次坐在公共汽车上,卖票的人来卖票时,他竟付错了钱,算来算去弄不清楚;卖票的人在恼怒之下,对他说:“先生,你还是学一学算术好!”爱因斯坦精於数理科学,头脑自然比平常人厉害,可是在算术这方面他却丢人现眼。作为信徒的我们,何尝不是如此呢!如此看来,我们走在信仰的道路上,总要存心谦卑,各人要看别人比自己强。
使徒保罗为我们提出的上述原则,旨在帮助信徒与众人相处时可以达致和谐地步,正所谓华人所说的“家和万事兴”。这个原则放诸四海而皆准,不仅可以应用在教会生活,它也适用於家庭生活、社会关系,乃至整个国家种族关系。当我们在生活各领域中实践“凡事不可结党,不可贪图虚浮的荣耀;只要存心谦卑,各人看别人比自己强”这个原则时,我们可以避免人际关系紧张、家庭不和睦、同事间争吵、兄弟间龃龉、夫妻间反目等,我们便能得到上帝的祝福,经历他更丰盛的恩典,进而成为众人的祝福,荣神益人!
替门徒洗脚是基督为世人留下的谦卑典范,这个深具意义的举动在一项敬老活动中体现。 |
(2010年9月5日在永平路加楼完稿)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