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December 30, 2010

[聖誕佳音] 耶穌是和平之君

“他们在那里的时候,马利亚的产期到了,就生了头胎的儿子,用布包起来放在马槽里,因为客店里没有地方”。(路加福音26-7

祈願世界有真和平
当我们庆祝圣诞节时,心里晓得再过几天,要向2010年说再见。回头看今年,你想这世界需要什么?这个问题我想了蛮久,最后脑海出现两个字:“和平”!或许你会问我,简单答案还要想那么久,这是为什么呢?

理由很简单。大概两星期前,诺贝尔和平奖没有人领取,而且还出现一张空椅子。整个世界都在谈论,众人都在关心。很自然的,我会想:世界和平跟这张空椅子,有什么关系?

世界和平是不是你颁了一个奖状、奖章、奖金,国与国之间就有和平,人与人之间就有平安?倘若得奖人没领奖,遇到重重阻挠不能来,没有办法坐上那张椅子,大家望着空椅发呆,和平奖颁不出去,那么世人的和平也落空吗?当然不是。

在普天共庆的圣诞节,请大家看一段经文,这是有关和平之君的降生:“他们(约瑟和马利亚)在那里的时候,马利亚的产期到了,就生了头胎的儿子,用布包起来放在马槽里,因为客店里没有地方”。(路加福音26-7)这段经文记载,救主降生在马槽里,外面没有空位,因为客店里没有地方。可以想像,当时伯利恒十分热闹,马路上车水马龙,咖啡店里高朋满座,旅店里住客如云,好一片繁荣的景象!

难怪耶稣降生时,一个枕头也没有,马槽是枕首之处。如果你身在现场,可能会站在一旁摇头叹息说:“耶稣啊!你生不逢时呀!” 我在想,那时有那么多人,却没有一个人,发觉马利亚和约瑟的存在,看到这对夫妻为了婴孩的诞生,那副惆怅四处找地方的模样?你说人们看不见吗,可能性不大。人潮中有高官显要、社会名流、更有宗教领袖。或许当中有人撞见了,却不当作一回事;有人发现了,心里或许有感动,却拿不出行动。

事实上,上帝给伯利恒居民一个机会,只要他们当中有一个人肯走向前,拿出爱心的一步,对约瑟和马利亚开口说:“有什么事我可以帮忙吗?”告诉你,他就是宇宙中第一位朝拜耶稣的人,绝不是从千里而来的东方博士,上帝的救恩历史要改写。非常可惜,成千上万的居民,都是一群无知的人,没有一个趋前探个究竟,包括那些对犹太经典有研究的宗教领袖,他们的心也封闭了,连开口都嫌费力。足见那个时代,人们的信仰生活和灵性光景,已经来到空前低潮;“无价之宝”出现眼前,竟然让他从旁擦身而过,伯利恒的居民啊!你们走宝了还不知道。

假如伯利恒居民,错失的只是一个普通婴孩,那还不要紧。可是,上帝透过以赛亚先知预言,不只把伯利恒这个降生地说出来,还把这位婴孩的身份清楚交代:“因有一婴孩为我们而生,有一子赐给我们,政权必担在他的肩头上。他名称为奇妙策士、全能的上帝、永在的父、和平的君。”(以赛亚书96)跟上帝儿子失之交臂,伯利恒人损失惨重。

今天,我们不能重蹈伯利恒居民的覆辙,大家要睁大眼睛察看,仔细端详这位上帝是谁?他是奇妙策士、全能的上帝、永在的父、和平的君。何等的荣耀啊!在众多角色当中,耶稣基督是和平之君,为世人引颈期盼的对象。和平意谓“和谐”与“平安”,也就是基督徒祷告中常提的Peace  and  Harmony。这个平安是世人所想所求的,吊诡的是,当世人越追求它时,它离世人越遥远。

圣诞节前夕,韩国总统李明博到朝韩边界探望军人,就在鼓励军队的同时,他讲了激励士气的话:“如果朝鲜这次敢攻击我们,韩国将不惜一切给予还击”(大意如此)。翌日,朝鲜也不甘示弱,用“不惜核子战争”隔空喊话。由此可见,人类的和平建立在脆弱的基础上,地球上的人类真可怜,平均每个人头上顶着数吨炸弹,分分钟有生命之虞。看起来,世界的和平或平安,是一个可望不可及的空洞口号。

世界想要和平吗?世界领袖要谦卑自己,来到基督面前寻求和平之道,让耶稣的训诲成为处世原则,世界才有望步上和平之途。你家里想要有平安吗?家庭成员须采主动来到耶稣跟前,倒空自己让基督充满全人,和谐与平安将是每一天的体验。个人生活也一样,天天敞开自己的心,让基督在心中居首位掌王权,你的生命将不断更新,不仅自己有平安,也成为和平与平安的使者,带给你四周围的人。唯有如此,和平或平安才是生命的实际,不再沦为空洞口号,因为我们已找到了和平之君—基督耶稣。

最后,我要祝各位:圣诞蒙恩,平安喜乐,新年进步!

恭祝各界聖誕平安,新年進步!

20101223日寫於永平路加樓)

Monday, December 13, 2010

[社會亂象] 鸕鷀捕魚只利漁夫

前言:近日来,大耳窿新闻频传,先有欠债人被迫绑架人质还债,后有学生欠大耳窿一屁股债。大耳窿危害社会安宁,已经到了极其离谱与严重的地步,除了寄望当局加强取缔大耳窿行径之外,小民在烦不胜烦,防不胜防之馀,必须常常提醒自己:无论手头多么紧,不好跟大耳窿打交道!



有一天,当我从超级市场步入停车场时,赫然发现2张名片夹在挡风镜上,卡上写明:“手续简单,批准快捷。”原来是借贷公司递来的宣传卡,提供长短期贷款服务。当国家经济凋敝之时,还有人肯借大把现钞给我周转,以解燃眉之急,值得感激涕零。

我天生胆小如鼠,而且脸皮其薄,阮囊如何羞涩也不敢向人启齿借钱,免得朋友见我时有如撞见幽灵,退避三舍。可是,时代改变,人们靠借贷度日已属常事,不再是报章封面新闻,因为不久前,官方曾透露:“国人有60%靠借贷过日子。”

这是大耳窿的真面目。
想起借贷公司分派给我的名片,又联想起60%人口的庞大借贷市场,业者怎不猪笼入水?由于利之所在,高利贷是近年来成长最快的热门行业,经营手法相当专业,甚至高利贷老前辈都要竖起拇指叹服曰:“在报章招徕生意不是我们过去的经营手法啊!”

高利贷这门行业俗称“大耳窿”,洋人称它为“借贷巨鲨(Loan Shark),含有贬意。早在19世纪,印度”遮地“(Chettiar)抵马时,即在槟城、新加坡和马六甲设立据点,大搞高利贷生意。尽管索取利息偏高,但是手续简单,许多拿不到银行贷款的华人向他们求助。如今已物换星移,”遮地“贷款活动日趋式微,取而代之的是本土化的高利贷活动,以铺天盖地的方式渗透民间,从汲汲营营的商人到中下层人士(大部份是小贩),都是他们放贷的对象。一般上,以1千元贷款来说,拿回手上的现款只有区区700元,借方必须在1个月的期限内付清1千元,否则往后的利息,每个月则附加300元。

泼红漆追债是大耳窿的惯用伎俩。
“有借有还,再借不难。”这句话听来十分悦耳!然而,一旦有人陷入借贷的泥淖时,他的债务就好像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不久前,有人向70多组大耳窿贷款,惹来满身蚁,直叫身旁的亲人乾焦急,人民代议士也烦不胜烦,记者老爷为写新闻大伤脑筋。

借钱不还会有什么下场?从报章的报道来看,欠债人的家门被涂上“欠债还钱“等红色大字,家里铁门被追债人用锁头上锁……这些动作尚属小儿科。如遇上蛮横者,还聘有专人在欠债人屋前“办丧事”以示警告,首都警方曾经揭露大耳窿的逼债手法还包括逼女事主卖淫、向欠债人住家或轿车抛掷汽油弹等。

常听老人家说:“人生切莫积恶,否则下场不好。”很多老前辈,当询及大耳窿这门行业的看法时,他们皆认为捞偏门是不义之举,切莫以身试法。今时投身高利贷行业者,清一色都是血气方刚的青年,他们穿金戴银,出入以豪华轿车代步,可羡煞旁人!这足反映出两代人生观的落差,社会价值观变得太快了。

大耳窿滋扰社会最近成为头条新闻。
从法律观点来看,大耳窿的经营方式经抵触马来西亚1951年贷款法令,在此条文下,凡是抵押贷款不可索取超过年利率12%利息,而无抵押贷款则规定在18%以下。一般而言,国内高利贷者的利息介于30%50%之间,远远超出官方所规定的利息鸠收额。

可是,讲归讲,当局迄今尚未有修正法令的动议,是否要等到社会问题演变成国家问题时才予以考虑?目前,贷款营业执照是由州政府批准发出,等问题产生时才由中央政府介入调查,可见这种高利贷活动猖獗,当局难辞其咎。

大耳窿是渔夫,欠债人是鸬鹚。
揆诸上述客观因素,时人必须在财务上自律,在市况低迷时尽量减低债务。回溯19世纪的中国,河岸的渔夫训练鸬鹚捕鱼,在它的颈上圈了一个圆环,以防它把大鱼吞进肚子,鸬鹚捕到的大鱼只能眼巴巴望着它落在渔夫的手上,只有小鱼苗才是其劳力的奖赏。

想不到在这个时代,有人自愿沦为鸬鹚,拿到的是绳头小利,回吐出去的却是不菲的款额,让对方坐收“渔人之利”,一生沦为“鸬鹚”,你说值得吗?

2001520日刊载於《南洋商报》古城评论第2版。

Tuesday, December 7, 2010

[靈修短篇] 耶穌塑造門徒

  耶稣上了山,随自己的意思叫人来,他们便来到他那里。  ”(马可福音313

名畫家筆下的想象:耶穌按立十二位使徒。

耶稣选召门没有惊人之举,可是按立十二门徒非等闲,他选在山上完成封立盛典。高山对现代人来说,是不可多得的旅游胜地;对当代犹太人而言,它是上帝向人显现的地方,也是上帝启示人类的所在。耶稣在山上按立十二使徒,跟摩西在西乃山领十诫一样重要。

在这座山上,耶稣亲手委任门徒为“使徒”,他们可不是“超级门徒”,而是有特殊任务的门徒。整个选召过程中,耶稣站在主动地位,根据希腊原文proskaleitai,意谓基督的呼召意愿,强过门徒本身的意志力。易言之,这班门徒(较後被委为使徒 )是站在被动的地位蒙选召。

耶穌選召的門徒不是群天使,所以需要一番塑造才行。
耶稣选召的门徒,不是一群圣洁天使,他们有各自软弱。也正因此,他们跟随耶稣身旁,边做边学,边学边做。这个教导法,跟传统师父收徒弟一样,徒弟必须和师父一起生活,从师父身上学功夫。马可在314描述:“他就设立十二人,要他们常和自己同在,也要差他们去传道”。耶稣设立十二人,在原文它意含“耶稣创造了十二个人”,英文是“he made Twelve”。

创造是一个特殊字眼,就是“从无变有”。上帝如何创造天地?当时天地空虚混沌,渊面黑暗,经过上帝的言说,它变成有秩序的创造,一切都是新的了。因此,十二门徒在这个时刻是神圣的,是历史性的一刻,他们都变成新造的人。门徒是上帝手中全新的创造,他们过去的生命是混乱的,但是藉着耶稣的选召,他们的生命改变,并且正在往成圣的道路上不断蜕变,去完成使命。

上帝创造天地只需六天,他塑造门徒不仅六天而已,而是用一辈子的时光来形塑门徒。这显示上帝满有慈爱,他对人类不曾灰心,他有特别的恩典陶造、雕琢、修理我们,只要我们乐意把自己交在上帝的手中。

思考问题:上帝在陶造门徒的工作上费神费事,我的用意是什么?我们愿意被他形塑成为门徒?

上帝創造天地只需六天,為何塑造門徒卻用一輩子的時間?

(2010年12月6日写於永平马可楼)

Thursday, December 2, 2010

[靈修短篇] 耶穌職場召門徒

“耶稣对他们说,来跟从,我要叫你们得人如得鱼一样。” (马可福音117

耶稣呼召彼得与安德烈。


耶稣来到世上传道,挑选门徒是他当务之急。他沿着加利利海滩步行,来到西门和安得烈干活的地方,向他们作出呼召。这场招生仪式很特别,只是口头上邀请,什么徒弟向师父敬茶仪式全免,更没有锣鼓喧天的隆重场面。

西门和安得烈是难兄难弟,靠捕鱼职业相依为命,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此之前,他们可能听过耶稣传讲福音,只是停留在
“随意听”的层次,未有进一步回应。这次耶稣亲自躬临造访,效果不同凡响,兄弟俩受感召积极响应。

耶稣呼召门徒方式,巅覆了宗教传统。犹太人称宗教师为拉比
,在拉比门下受教是出於自愿,惟学生须向拉比提呈申请,好象今天的学生办入学手续一样,程序办妥后老师才开班授课。在某些情况下,耍大牌的拉比还会出题考一考学生,测试他们了解律法有多少?假如资格不符要求,学生只好望门兴叹了!

拉比教导学生律法,把人引到上帝面前;耶稣迥然不同,应用父神权柄呼召门徒,引领他们来到自己跟前。这个呼召是神圣的!当耶稣呼召西门和安得烈,不是在敬拜上帝的会堂里,也不是在耶路撒冷的圣殿内,而是烈日当空、渔夫们汗流夹背的海滩。这给我们一个很重要的提醒:职场是一个很神圣的地方
,在这里耶稣要登门造访,向我们倾心吐意,对我们透露他的心意。

你想耶稣会在那里呼召你?礼拜堂,青年营,布道会,培灵会
,退修会……?我不否定耶稣会躬临这些场合,偶尔他会不按牌理出牌,在你意想不到的场所出现。原来,最平凡的地方,也是最不平凡的地方!因为在这样的地方,耶稣选召了门徒;也在这样的地方,他要对你和我说:“我的孩子啊,无论你身在何处,你总是我的门徒!”

思考问题:你认为上帝选召门徒一定要在神圣场合?思考如何在你目前工作岗位上扮演门徒角色。

                  
耶稣在职场上呼召你和我。
(2010年11月29日写於永平马可楼)

Monday, November 29, 2010

[處世為人] 落在銀網裡的金萍果

一句话说得合宜,就如金萍果在银网子里。

“一句话说得合宜,就如金萍果在银网子里。”此名言出自旷世智慧之王所罗门的手笔,也是若干年前,我在一位学生的纪念册中,曾经引用来鼓励下一代的金玉良言。

后来,挥别了教育界,投身报界服务,体悟所罗门的箴言深含勉励作用,继而奉为圭臬。说一句合宜的话,同僚友侪之间相处融洽,人际壁垒于是瓦解,彼此间不设防线,这种和谐联系若由个人、家庭、机构,再扩大至整个多元化社会,无疑是国家的幸福。

说话合宜宛若绿叶衬托牡丹。
处身在任何场合或地点,适度言谈好像价值不菲的“金萍果”,绝不语无伦次,因地制宜的落入听者的心坎(银网子)。若以现代人的言语来形容,说一句合宜的话,宛若绿叶衬托牡丹一般,相得益彰,令人激赏。

中国人的老祖宗有“一笑倾城,再笑倾国”这么一句话,若欲分辨“笑”与“说”的严重性,相信“说”这码事所引致的后患和手尾,往往会比“笑”这等事还要严重、还要长。一笑倾城的景象,在二十世纪仅剩下不及一个月的今天,似乎已经不复存在。然而,一言乱天下的现象,倒是在地球的各角落方兴未艾的进行着。

欧芭拉(Oprah Winfrey)是美国的知名电视节目主持人,她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人物。有一次,在一项节目中主持疯牛症的课题,与受访人谈到兴起时,竟从她的舌尖溜出一句:“我发誓今后不再吃汉堡包!”想不到,欧芭拉事后要为这一句话付上巨大的代价。

欧芭拉曾经“祸从口出”。
当美国观众在收看这个节目之后,心有威威焉,也跟着发誓口唇从此不沾牛肉,导致牛肉销量一泻千里。眼看心血付诸东流,农场业主和牛肉商随即展开联合法律行动,入禀法院告欧芭拉一状,这场官司最后还是判她无罪,虽然如此,此役口舌之战,欧芭拉胜来绝不轻松,此番才体会到祸从口出是何意义。

人类的舌头是百体里最小的器官,但是却能说大话。欧芭拉可能嘴巴太大,口没遮拦,才引起轩然大波。舌头也是火,正所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它能点燃世界上最大的树林,导致人心惶惶不可终日,其破坏力可想而知。

欧芭拉事件令我想起另外一个名女人,就是有望入主白宫小布什的母亲,她才智兼备,尤其能四两拔千斤,为人所津津乐道。在老布什任美国总统期间,曾经宫式访问日本,不料,他在一项国宴上不支倒地,使旁人大为紧张。

那时,宫泽喜一灵机一动,要求老布什夫人发表即席谈话,以缓和气氛,并证明老布什昏厥不是大不了的事。
成龙大哥曾经说错话,引起舆论界哗然。

出乎众人意料之外,第一夫人从容不迫地说:“布什之所以会失态,都是美国驻日本大使的错,因为他与布什联手和日皇打网球,结果输得很惨,布什家族是不习惯如此的。”

好一句令人拍案叫绝的话,虽说短短几句,不过却说得合时宜,点到为止;既能为夫婿打圆场,又可为美国人挽回一些颜面。

说一句合宜的话,可让听者感到自在,拉近讲者与听者之间的距离,彼此间的隔阂也打破了;以国家层次来看,它有助于维持与外国的友好关系,也同时提升在国际上的地位。

谨慎言谈可避免祸从口出!
迩来,要从坊间听一句顺耳的话有如久候未降的甘露,在耳畔响起的尽是伤透人心的话,难怪有人要捂着胸口喊痛,足见咄咄逼人的措词已超逾一般人的容忍度。自然界有两类相对的动物,即鼓噪乱鸣的青蛙与适时而啼的公鸡,前者人们懒得去理,因而遭人唾弃,后者的适时蹄声仿如暮鼓晨钟,深受人们的喜爱。

置身廿一世纪,希望所罗门王的古代智慧可以发挥效用,说一句合宜的话,利人利已,尤其是正当国人刻以大马气候迎接即将届临的开斋节、圣诞节及农历新年,危言耸听的言论只挑起民众的反感,弄巧反拙,我不贪迎庆佳节有否大鱼大肉,但求这期间耳根清静,在所是祷。



20001215日刊载於《南洋商报》古城评论,第2版。

Friday, November 19, 2010

[人間有情] 謝謝要敢敢說出來

如果下一代不会说“谢谢”,品格教育是失败的。

前言:前不久,国内某间华小由於检定考试全科A成绩逊往年,人数由去年的46人骤减至今年的22人,校长和老师一时悲从中来,哭成一团如丧考妣,涕泪齐下,声势骇人。

如果我在现场的话,也会用纸巾揩泪,一把眼泪一把鼻涕。然而,当眼泪流干了以后,我必须回头想:我的眼泪为小学生留下什么示范?全科A很重要?没有它就是世界末日?没有它就死去活来?

我不否定流泪的权力,因为这是基本人权。但是,我更关心的是,这样的举动是否给单纯的孩子留下错误示范?在他们的潜意识中,师长们已经撒下“只为佳绩,不顾一切”的功利思想?

须知,比全科A更重要的还有其他方面,当然包括学童的品格塑造,正所谓学习做人的道理。假使在小学阶段,师长们没有灌输正确的价值观,当他们到了中学和大学时候,想把歪斜的柱子给纠正过来恐为时已晚!

曾经有一位记者,趁大马教育文凭放榜访问三位优秀中学生,要他们谈谈考取佳绩心得。有一位说:“由於时间管理得好,所以考到好成绩”。另一位说:“我在课堂专心听讲,不明白就问老师,有以致之”。最后一位说:“我读书方式灵活,对我成绩帮助很大”。

感恩的心要从小栽培起。
听了三位中学生感言,你会发现他们只把好成绩归功自己,在他们言谈里不再有“谢谢”、“感谢”、“感恩”之类的话。过去人们所说的“谢谢父母恩”,“感谢老师教导”等,不在他们言辞里。

是谁栽培他们如此不感恩?我想从幼稚园到小学的阶段,每个在旁教导的老师都扮演重要角色,尤其是幼年阶段的指导,更是重要的关键。希望我们的下一代,每一个都懂得感恩,每一个都会说谢谢,他们都会把“谢谢敢敢说出来”!

----------------------------------------------------------------------------------

狗儿婚礼你参加过吗?
美国加州捎来一则怪消息:一名宠物发烧友,为一对小狗举行隆重的婚礼,花上数千美元。“新郎”穿上全套礼服,“新娘”也以一袭白色婚纱示众,还有伴娘,在“狗证婚”面前拍照。

怪闻年年有,近来特别多,听者无不啧啧称奇。去年,美国宠物发烧友,花费在猫狗食物方面,比国内婴儿食品还要多。吊诡的是,全世界每天都在闹饥荒,每日死于饥荒或疫病的小孩估计5万人,即每年1500万人。

有人估计,若将全球花在宠物方面的开销,只需取出十分之一,已足够养活许多5岁以下在贫穷线上挣扎的小孩。爱狗人或爱猫人,把所有的宠爱集于宠物身上,这些小可爱处在21世纪,可谓幸福之至,有电动玩具可玩,还有宠物雪糕、布丁、营养品及维他命。

世界有些地方闹饥荒,我们还有心情搞狗儿婚礼?
养宠物的用意,除了排解寂寞外,也有移情作用,尤其是置身于这个人情薄如水的时代,有一个诉苦的对象,或当作人生伴侣,也蛮不错的。虽然它不会跟主人谈心,更不会微笑,不过它会摇尾表示感激,犹似说声谢谢,把主人逗得见牙不见眼,喜上眉梢。

宠物的谢意对主人来说,是一种多么珍贵的举动;而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若能从心底说出感激的一句话,对周遭的人,肯定功德无量。不久前,当考试成绩放榜时,名列前茅的学生接受记者访问时,很少主动向教导他们的师长道谢,令人引以为憾。

当然,上述事件不是社会问题,只不过是一种社会现象。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蓬勃,有关的教育政策似乎是急于为工商界大量培训员工,而将人文素养的教育束之高阁。为了取得高经济成长,采取类似重商抑文的政策,无异是急功近利的策略。

环视四周,人们在现代物质生活的诱惑之下,不论老中青,逐渐成为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以功利取向的物欲人,这是值得思考的一项问题。现代学子物质生活从来不缺乏,从电脑到手机,再到私家车,样样都是由父母辛苦供应,为子女者却视为理所当然,感恩论恐怕不曾在他们的辞典里出现。

有趣的是,那些在生活线上赚取生活费的学生,处世态度有着很大的差别;有者手提商品沿街兜售,逢人执礼甚恭,买不买都对你说声“谢谢”,真叫人深受感动。生意可能做不成,不过,彼等凡事感谢的心态,经给旁人留下好留象,对将来的事业发展或有帮助。

做人不应忘本,饮水必思其源。美国的矽谷,起初是一个偏僻乡野,不受看好的穷乡僻壤。后来,有一群高科技人才发起回馈家乡的运动,藉以报答乡亲父老,在本土携手开拓电脑业,如此这般创造了奇迹性的繁荣,写下光辉的一页。

华人源自礼仪之邦,希望下一代不会忘本。
西洋人喜欢把“谢谢”客套话挂在嘴边,可能是他们的文化使然。历届奥斯卡金像奖的得主,不论是最佳男主角或女主角等,都会上台感谢自己的父母、恩师、至亲等。时至今日,他们仍然拥有这种传统观念,即是“Be Grateful To God”(对上帝感恩)与“Be Thankful To Men”(对人要存感激之心)。

中国人源自礼仪之邦,在这方面绝不逊于老外。在历史上,唐太宗是了不起的皇帝,为后人所爱戴。李世民很关注子女的人品,常常施以言教和身教,无非要他们对师长心存感恩。他规定皇太子李治在接见教师的时刻,一定要在殿门外叩头,进门时要先让老师坐下,强调学问与人品并重。

今时的学子很少谈及报导师长恩情,或许是碍于情面,不敢坦率表达的缘故;身为师长这方面,只有付出,不期望从儿女或学生身上有任何回报,这种情怀,可说是相当“含蓄”。

在这方面,台湾“阳光天使”黄乃辉持有其独特的见解,他说:“为人父母者,当他们对孩子付出爱时,要坦然告诉孩子,让我们感受到父母的爱和付出,而子女对父母的感恩,一样要讲出来,不要因为羞于启齿,而造成一世永远的遗憾。”

2001320日刊载於《南洋商报》古城评论,第2版。

Sunday, November 14, 2010

[教會歷史] 克藍麥對亨利八世的影響暨聖公會的貢獻

英国圣公会改教家克蓝麦(1489-1556)

克蓝麦(Thomas Cranmer, 1489-1556)是英国的主要复原派改教家,在改教时期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被认为是后天主教时代英国教会的设计师。有学者形容,他在英国改教运动的贡献,可能比任何一个人还要多,因此称他为英国改教运动的建筑师,实不为过。诚然,克氏在英国教会历史中占着极重要的地位,历史学家若要论述欧洲的宗教改革史,绝不能饶过他不谈。

在酝酿改革的十六世纪,克氏殚精竭虑为英国教会落实改革,但由於坚守圣经原则,最终为主殉道。在推动改革初期,他需面对亨利八世的阻力,在“伴君如伴虎”的情况下,战战兢兢为宗教改革铺路,实非易事。依我个人浅见,克氏的改教工作富戏剧性,因此透过本文,针对他的背景、他如何影响亨利八世,以及对圣公会的贡献进行探讨,希望对圣公会的历史渊源有深一层的了解。

背景与生平

克蓝麦於148972日,生於英国诺丁汉郡(Nottinghamshire)的阿斯克拉克顿(Aslockton),其父为一名乡绅,家里排行第二。早期,他在剑桥大学接受教育,1511年考取文学士学位,1514年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大约在1516年,克氏为了要跟Joan结婚,他放弃剑桥大学研究生的地位,担任白金汉大学(Buckingham College)讲师。可是,他的妻子在生产后,不足一年的光景便逝世了。较后,他重任剑桥大学研究生,并在1520年被按立为圣职人员。

1529年夏季,剑桥发生瘟疫,克氏与两位学生到Waltham避灾,刚巧遇上亨利八世,成为他生命的转捩点。当时,亨利对本身与卡特琳的婚姻烦躁不已,克氏提出独特的见解,亨利心里窃喜并照着去办。为了解除婚约,亨利召他入宫,并委派他到罗马和欧洲各大学进行游说工作。有了出使经验,克氏在宗教和神学思潮方面增广见闻,也开拓了属灵视野。于1532年,坎特伯利大主教逝世,亨利便指派克氏接任。    

在克氏就任大主教后,于15331月间,亨利与波麟安(Anne Boleyn)秘密结了婚,而主婚人是克氏本人。同年5月,他召开宫廷会议,正式判决亨利与卡特琳的婚姻无效,并承认波麟安为英国的王后。这段时期,克氏深受当时欧洲大陆神学的影响,跟德国的路德改革派保持紧密的联系。因此,他根据亨利所能允许的最大程度,小心翼翼地依照路德的路线,改革英国教会,但是亨利对於复原教的主张却没有共鸣。虽然如此,克氏在亨利动荡不安的统治时期,一直是大主教,并始终得到亨利的敬重。

英国皇帝亨利八世
当亨利八世于1547128日逝世后不久,克氏表明自己是更正教徒。在爱德华六世继承王位后,克氏推行一系列的宗教改革。首先,他的<说教文>Book of Homilies)和<公祷书>Book of Common Prayer)发刊了,在公众崇拜中使用。于1533年,克氏领导下的六名神学家,完成了“宗教的四十二条”(Forty-two Articles of Religion),并以国王的名义颁布。可惜,爱德华即位只有六年半的时间,于1533年辞世。在爱德华驾崩后,克氏非自愿地卷入一项政治阴谋,就是想把更正教徒珍.葛宝(Lady Jane Grey)代替王位合法的继承人,即天主教徒的玛莉。后来事机败露,克氏知道这次必死无疑,一来是玛莉必看他为异端,二来因反对她而会被叛国罪。

当玛莉登基后,于1555年的春天大举杀害更正教徒;她执意把英国改变成天主教国家,便与西班牙王腓利二世结婚。此举为国人反对,她的逼害更为激烈,许多人逃离英国避难,但是克氏却留下来,玛莉政变成功后,克氏尚有一段自由的时间,不过当他公然反对恢复天主教弥撒后,立即被玛莉逮捕。于1556321日,克氏心甘情愿地走上殉道之路,就在牛津城以北被烧死在木柱上。克氏是一个谨慎又温柔的人,他临终前终於明白顺服圣经比顺服君王为重要,并为此殉道。

对亨利八世的影响

如上所述,克氏在改教初期需面对亨利八世的重重阻力,然而,他却能逐一化解,站稳本身立场进行初步的改革。在亨利的时代,虽然宗教改革的成效不大,但是克氏对亨利的政教决策发挥影响力,他的影响可从下述几方面看出来。

为亨利婚约献计

当亨利面临婚姻问题时,克氏及时提出可行性建议,使亨利对他处事的果断留下良好印象。表面上看来,克氏在此事上扮演献计与游说者的角色,但他这样决定,乃基於学理上的基础,并且出於一番好意。有了他的支持,亨利心中矛盾得以消除,很快依从克氏的建议去征询大学里神学家的意见。尤有进者,亨利使用压力、权谋、会谈等方式,终於获得牛津、剑桥大学学者的决定支持,而法国的大学,甚至意大利的波隆那也跟随前两者的决定。由此观之,若没有克氏在背后进行“穿针引线”的任务,亨利与卡特琳的婚约就没有那么快解除,而脱离罗马教廷这件事也不会这么快引发。

缓步实行改革

当亨利秉政时,克氏费尽思量推行改教运动,但是他的机会不多。尤其是亨利的执政后期,他的宗教政策,跟他的施政方针一样的难以预料。在外表上,他坚持本身是一位天主教徒及“信仰保卫者”。但是,在另一方面,克氏的立场使亨利跟更正教徒保持往来,甚至亨利子女的教育,是交由复原派学者李察.柯斯(Richard Cox)负责教导。由此可知,克氏已发挥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当时克氏静悄悄的展开改教计划,如支持出版英文圣经、简化教会年历以及拆除朝圣神龛等,以那时的情况来看,克氏的举动都是大胆的尝试。

15341547年期间,亨利发表了不少过四种的信仰宣言,即1536年的“十项条文”、1537年的“主教手册”、1539年的“六项条文”和1543年的“君王手册”。这些内容,隐约显出某些复原教的概念,只不过它们是根据英国当时的政治情况,做出符合国情的调整而已。这些信仰宣言,绝大部份来自克氏的概念。其中,“十项条文”是亨利在克氏的协助下草拟,显示亨利步向复原派思想,他只保存圣洗、赎罪礼和圣餐三项圣礼。当亨利撰写“君王手册”时,克氏则在旁提供宝贵意见。

此外,克氏也为丁道尔(William Tyndale)英译圣经辩解,应用智慧向亨利提出合乎情理的解释,终於获准出版并分发到各教会。1539年,英译圣经终於面市,亨利谕令所有会众购买圣,圣职人员也要劝勉人民勤读圣经。在两年之内,大本圣经出到第七版。可以想见,这本英译圣经如果没有克氏出面支持的话,恐怕丁道尔等人的心血将会付诸东流。

以诚心赢信任

在亨利的时代,克氏坚持他的信仰原则,认为皇室的权柄是源自上帝,因此只向上帝负责。克氏深知本身的地位,在皇帝面前扮演良知的守护人,凡是亨利所决意的信念,他不会刻意去违抗。对亨利来说,克氏是一位为人随和、处事通融的属下;加上前者为人耿直诚恳的为人,散发难以言喻的魅力,因而赢得后者的信任。曾有一次,亨利在圣餐礼仪持不同看法,但是克氏坚持本身立场。在此情况下,克氏有机会向亨利提供“逆耳”的意见,当时连克伦威尔(Thomas Cromwell)都对他称羡万分,因为这是一种冒险的举动。此外,克氏也胆敢暴露皇室丑闻,譬如向亨利揭发皇后荷维(Catherine Howard)的通奸丑闻,使亨利勃然大怒,要一段时间才能平息。

亨利执政初期,凡是主张改革的英国神学家皆处於下风。于1528年,有一批在牛津大学的改教派学者被伍尔赛(Thomas Wolsey)解散。同时,赞同改教的主教如LatimerShaxton等人也相继辞职。在四面楚歌的景况下,克蓝麦不只保住职位,还取得亨利的信任,在皇室的教制政策中作出应变调适。这显示出克氏的能耐和灵活性。于1540年,当多马高威尔(Thomas Cromwell)失势后,英国保守派力量如虎添翼,曾多次向亨利诬告克氏偏向异端教导,希望能把他处死。讵料亨利听了不为所动,反而把这件事情交由克氏本人去调查。由此观之,亨利对克氏的信任,不是因为后者千依百顺,而是其坦荡荡的崇高人格。在亨利撒手尘寰前,克氏随侍在侧,并受托为王位继承人的唯一属灵导师。克氏对亨利的影响力,由此可见一斑。

对圣公会的贡献

克蓝麦是个虔诚的人,在神学上崇尚路德宗,熟读教会古教父的著作,在礼拜仪式上极有学问,文笔遒劲。然而,克氏的研究与独立思考,为英国的改教运动带来独特的色彩。他对圣公会贡献良多,大致上可分为礼仪和神学两方面。

礼仪改革

克氏跟十六世纪其他的英国改教家一样,都想在圣经的最高权威与尊重古代基督教传统之间,找到并维持微妙的平衡。克氏主张英国教会脱离罗教廷的教宗权制(Papacy),和压抑修道院的权力(这件事是由亨利八世和其他大臣主动)。另一方面,他主张英国教会应保留原有的身份和角色,包括会籍、崇拜方式,以及教会生活的模式保持不变,其范围也涵盖了教会崇拜仪式、教区的组织、主教制、婴孩洗礼,并且建立教会与国家的联系等。

1549年《公祷书》
当爱德华六世秉政时,克氏的神学作品大受欢迎,他的独特才华也显露无遗。他坚守复原派的神学立场,却把信仰与政治权力精妙地混合一起。由於文学素养深厚,克氏于1549年用英国散文的形式写成崇拜用的<公祷书>,三年后又著手修订,把英国国教的更正教精神清楚地表达出来;其他的五本作品包括回答加迪拿(Stephen Gardiner)的<圣餐>On the Lord’s Supper),以及1533年的<论宗教的四十二条>The Forty-two Articles of Religion)。毋庸置疑,他的<公祷书>对英国教会影响深远,比起任何其他欧洲的教会仪式为深,尤其是1662年的修订本,直到近代仍是圣公会最重要的合一力量。据悉<公祷书>是继圣经之后,翻译成多国语言的书籍,到目前为止,它已被翻成数百种语文,在世上不同的国家使用。

神学思想

在神学方面,克氏很少撰写正式的神学著作,但是经由他向所有人开放圣经的政策,以及公祷书的完成,他确实负责许多“间接”的神学,即使他并非第一流的神学家,但他绝对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以及垂诸久远的影响力。他也透过所撰写的英国教会宗教条款,影响英国的神学。再者,他为安立甘神学家胡克尔(Richard Hooker),和伊莉莎百协议的其他神学家立下榜样,著重成圣就是一生的圣洁与行善。

克氏用毕生力量进行改革,希望西方教会能把丧失已久的大公信仰,重新恢复过来。当罗马教会拒绝改革时,克氏独自挑起改革坎特布里教区的责任,藉此注入一股清流。他胸怀大志,曾策划跟欧洲的路德宗及加尔文派开一次大公会议,但是墨兰顿过於胆小,不敢答应。纵使如此,他那刚毅的改革决心,并未受到影响。克氏最关切的事,是恢复一种以基督和他的事工基础的活的神学。从他的基督教义里,发展出他的“因信称义”和圣餐礼中有基督临在的神学。还有,克氏注重圣灵的教义—他因此重视圣经的传统,以及与基督的合一。克氏的神学构思,对日后圣公会的发展,奠下了极其重要的基石。

在改教运动期间,英国教会的争议课题是围绕在弥撒(Eucharist)这个教义上,各家有各见解。克氏跟当时的利得里(Nicholas Ridley)和喇提美尔(Hugh Latimer),为了忠於他对圣经的了解与信仰,在当时的社会冒生命的危险。他坚持圣经的立场,坚守因信称义的教义,当然不会接受天主教神学对此问题的解释,结果为此而在火刑柱上付上生命。

克蓝麦为了坚定信仰立场而殉道
克蓝麦跟其他改教家一样深具大无畏精神,为了教会革新而将生命置之度外。在玛莉皇后的时代,他有机会逃离英国免受绞刑,然而为了遵守原则绝不贪生怕死,最终献上宝贵的生命。如果殉道者的血是教会复兴的种子的话,那么克氏的血没有白流,因为当今在世界各角落都有圣公宗教会,采用他所创设的礼仪,但是他为后人所留下的宝贵遗产,可说是历久弥新,永远铭刻在信徒的心版上。

我在研究克蓝麦和亨利八世的生平时,发觉上帝乐意使用有缺陷的人来塑造地上的教会,证明他是人类历史的主宰。今天,世界各地的圣公宗信徒,除了以心灵和诚实来敬上帝之外,也有必要认识圣公宗形成的历史渊源,藉此发掘我们属灵先贤如何走过信仰道路,也让他们的属灵情操成为我们的典范。唯有如此,我们才可以经历更丰富的信仰旅程,不只造就自己,也成为别人的祝福!

2004427日写於马来西亚神学院)

Sunday, November 7, 2010

[聖經人物] 使徒保羅的生平

画家笔下的保罗

使徒保罗(Paul, The Apostle),是新约时代一位出类拔萃的人物。在使徒当中,他是满腹经纶的学者,集哲学家、律法家、神学家于一身。当我们研究<新约圣经>时,会发现两位极其重要的人物,一位是基督耶稣,另一位则是保罗,而馀者仿佛瞠乎其后。这并不意味其馀使徒毫无建树,在传扬福音的事工上,他们固然扮演要角。然而,唯有使徒保罗将基督的信仰从犹太教中提昇出来,继而发扬光大,将基督教促成世界性的信仰。

翻阅教会历史,保罗对历代的属灵领袖、信心伟人和信徒们,所发挥的影响既深且远。十六世纪的改教家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 1483-1546),在修道院楼台研读保罗所写的罗马书一章十七节时,顿悟“义人必因信得生”的真理,让他经历了“重生”的奇妙经验,成为往后改教运动的口号。此外,卫理公会的创始人约翰卫斯理(John Wesley 1703-1791),从一个聚会中听人念马丁路德所写<罗马人书注释>序言时,内心奇异地火热起来,决意在基督前更新自己,进而带动了十八世纪的教会的复兴运动。

上述的例子,仅是荦荦大者,受保罗影响的人,从初期教会至今,相信多得难以统计。有关保罗的生平,以及他遗留后世十三封书信的注释,历代学者和神学家都有著作问世,见解略为不同,各有各精彩。事实上,保罗对自己的身世未有明确交代,后人只能从《使徒行传》以及他的书信,略知一鳞半爪。在这里,我尝试从<圣经>、保罗书信及学者著作中作初步探讨,盼望能对保罗的生平,有更深一层地了解;在研读他的书信时,能有更透彻的领悟。

保罗的背景

保罗原名扫罗(Saul),约在主后9年,出生于基利家(Cilicia)的大数,他的父母亲是优秀的犹太人,也是罗马公民。从幼年开始,保罗被双亲送到大数会堂,接受犹太传统的熏陶,以期成为犹太律法师。当时的大数城,是著名的大学城,也是政治与商业中心,因此,他十分熟悉当代流行的希腊文化思想和语言。不久后,他被送往耶路撒冷,在著名拉比迦玛列的门下受教。当他学成回乡时,已是约莫廿一岁的有为青年,他开始学习编织帐棚,利用家乡盛产的羊毛制造各款的帐篷、帐幕以及各种的悬挂物。

年轻时代的保罗,已经是一位优秀的法利赛人,在持守犹太教传统方面非常热心,不愧为那个时代的先锋份子。在此背景下,当耶稣的福音在耶路撒冷传开时,犹太人不接受耶稣为弥赛亚,并将福音视为一种亵渎,保罗也加入他们反抗的行列。他对基督徒的憎恨,从实际的行动表现出来。当主的门徒司提反,在耶路撒冷被群众用石头打死时,他满怀喜悦站在一边,替那些掷石的刽子手看守外衣。(徒:757-60)此后,他变本加厉,从旁观者变成了逮捕者,“残害教会,进各人的家,拉着男女下在监里。”(徒:83)他还意犹未尽,决定远赴大马色去追捕基督徒,欲先除而后快。

生命中转捩点

保罗在大马色途中遇见基督
俗语说:“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保罗深明这番道理,而且他师出有名,从耶路撒冷大祭司领取追缉公文,授权给他追踪基督徒直到大马色,将他们押回耶路撒冷受审。然而,正当保罗衔命执行这项逮捕令时,一项奇妙的事情发生了!耶稣就在大马色的路上向他显现,双眼光照之下失明,使他觉悟到本身所残害的不是基督徒,而是主耶稣本身。从那天开始,保罗从犹太人参议院(Sanhedrin)的缉拿特使,摇身变成了耶稣基督的使徒。

大马色路上的经历,给保罗带来极大的震撼,也是他生命中的转捩点。当时,他大约卅二岁,正值壮年时期。在失明的情况下,保罗受到亚拿尼亚的接待,三天后重见光明;他起来受了洗,和大马色的基督徒同住一段时间。当他悔改了之后,没有立刻出去传道,他只身前往亚拉伯小住三年,在那里潜心思考,一面回顾过去的陈年事迹,一面思想上帝所差来的弥赛亚主耶稣基督,以便策划未来的布道动向。

生命中隐秘期

大马色是保罗初试啼声的宣教工场,然而他无法久留,因为当地的犹太人和官府计划加害於他,身边朋友把他藏在篮中缒出城墙外,才逃出生天。过后,他重新上路,决定到耶路撒冷探望使徒们,渴望见彼得一面。他的首次出现,引起当地信徒一阵惊慌,他们难以接受保罗信主的事实,幸好在巴拿巴的见证下,信众才感到释怀。在耶路撒冷期间,保罗有机会接触彼得,跟他同住了十五天,同时也在该城放胆讲道。

在往后的日子,大概有十年的时间,保罗在大数和基利家传扬他原先所残害的道(加123)。除了传福音之外,<圣经>没有清楚交待有关保罗的脚踪,这难免给人留下一个颇模糊的印象;故此,这段日子被喻为“隐密的年日”。另一方面,有些<圣经>学者则认为,保罗在这段时期为福音的缘故,曾被犹太人鞭打五次(林后:1124);迩后被主提到三层天,亲眼见到乐园,并听见隐秘的言语。(林后:122)无论如何,保罗在这段时间没有白费,我们看到主的手在他的生命中,进行陶造和装备的工作,为日后布道事工打下深厚的基础。

主耶稣的福音不断的从耶路撒冷向外传开,间中有多人反对,然而相信的人也不少。当时,罗马叙利亚省的安提阿教会一片兴旺,巴拿巴奉耶路撒冷使徒的差派,到该地做牧养的工作。他慧眼识英雄,把保罗引荐到安提阿来,他们在那里一起同工约有一年之久。在主后43年,保罗携同巴拿巴拜访耶路撒冷,这一回是把安提阿信徒的爱心捐款,转交给该城遭遇饥荒的信徒。保罗的这一趟旅程,为他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成果,众使徒接纳他向外邦人的布道工作。

生命中黄金时期

有了使徒们的肯定,保罗可以放下心头大石,在没有后顾之忧的情况下展开他的宣教之旅。从主后46年至大约58年,他的脚踪遍布塞浦路斯、小亚细亚和希腊等地,这段时期所行过的路,大概有六万公里之遥,因此,这个长达十二年的时期,可说是保罗宣教事业的黄金时期了!

第一次宣教旅程(主后约4648后)

保罗第一次宣教路线图
当他踏上第一次宣教旅程时,身旁有巴拿巴和马可随他同行,大伙儿从安提阿出发,先到塞浦路斯(Cyprus),然后途经撒拉米抵达帕弗。在这里,保罗向罗马省长士求保罗(Sergius Paulus)传道,说服他归向基督。较后,保罗一行人从塞浦路斯航行到旁非利亚的别加时,马可执意折返耶路撒冷,使保罗大为惊奇。在马可离队后,保罗和巴拿巴继续向内地进发,到达加拉太(Galatia)南部的彼西底,抵达一座名叫安提阿的城。接着,这对福音的使者朝东部前进,到了吕高尼一带,在几个城中布道,所到之处皆有多人信主,上帝的福音越传越兴旺。经过三年的奔波和劳苦,在以下各地建立了为基督作见证的群体:彼西底的安提阿、以哥念、路司得、特庇,可能还包括别加。最后,他们才决定收拾细软,循原路返回叙利亚的安提阿,总算结束了第一次的布道工作。

保罗在第一次宣教旅程中建立了教会
经过第一次的宣教旅程,保罗的视野开扩了许多。他拥有仁慈为怀的天性,对犹太人传福音的事上,更显出满腔的热诚,为了这个原因,每到一处,他从犹太人的会堂开始宣讲福音的工作。可是,当他来到彼西底的安提阿时,那里的犹太人反对激烈,保罗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才决意向外邦人宣讲福音。(徒1346-50)在心灵方面,他感到心如刀割,因为他曾说过:“为我弟兄,我骨肉之亲,就是自己被咒诅,与基督分离,我也愿意。”(罗93);而在肉身方面,保罗在这次的宣教途中染恙,他形容身体好像有一根刺在折磨他,从<加拉太书>来看,他的病痛可能是眼疾。

古语有云:“天降大任於斯人,必劳其筋骨,苦其心志,饿其体肤”。这句名言,可说是保罗一生的写照。在身心备受煎熬之际,有一批来自耶路撒冷的使者到安提阿“妖言惑众”,向信徒散布谣言,指保罗所传的福音不够全备,因为没有传受割礼的缘故,这些流言扩散到保罗和巴拿巴在首次宣教时所建立的教会,为他带来极大的困扰。从那时起,一场凶猛的属灵战争开始了;在四面楚歌的处境中,他仍然站稳立场,坚定不移的宣称:“在基督里,受割礼或不受割礼,都算不得什么,要紧的是作新造的人。”(加:615

於主后49年,保罗赴耶路撒冷出席使徒会议,教会领袖针对外邦信徒受割礼和饮食课题方面,进行详尽的讨论,最终达致协议。原则上,大会接受保罗的辩论内容,於是一致通过议案,以使徒、长老及全教会的名誉发布公函,一面谴责犹化派基督徒的狭窄心胸,一面赞许保罗和巴拿巴在宣教事工的贡献,表现出教会解决双造争执的果决立场。教会领袖的议决案,总算把汹涌的风波平息了下来。

第二次宣教旅程(主后约4952年)

保罗第二次宣教路线图
耶路撒冷大会之后,大约两三个月的光景,保罗携同一位得力助手西拉,展开第二回合的宣教旅程。他们从安提阿启程,沿陆路往“南加拉太”的众教会前进;旅途中,保罗邀请两位弟兄加入行列:提摩太在路司得加入,路加则在特罗亚加入。在这次行程中,保罗在梦中得到上帝的指示往欧洲宣教,於是他们在腓利比落足。这里的福音工作有显著果效,一位来自推雅推喇的布匹女商人叫吕底亚,听了保罗所传的道之后,毅然接受主。另一方面,由於驱出一位女奴身上的污鬼,保罗和西拉遭到主人诬告而判监,他们在夜间赞美上帝的恩慈,岂料地大震动,连监狱门也震开,狱卒在惊慑中全家信主。

保罗在腓利比逗留不久,他率领西拉和提摩太到帖撒罗尼迦,然后把他们留在庇里亚,本身前往雅典传福音。在这座希腊的名城里,保罗采取的讲道方式跟之前的不同,并且引用希腊诗人艾庇曼尼德(Epimenides)和亚拉图斯(Aratus)诗竭力证道,怎知这些硬心的雅典人无动於衷,只回应道:“我们再听你讲这个。”(徒:1732)此后,他把布道目标转向哥林多,跟亚基拉、百基拉夫妇生活在一起约有一年半的光景。在这海港的城市里,保罗花了不少心血皈化当地的希腊人和犹太人,并且建立了一个朝气蓬勃的教会,其中有大部份是由外邦归正的基督徒。

哥林多的拓荒布道,对保罗来说是苦乐参半,而一些教会的状况,更使他忧心不已。这时候,马其顿教会发生问题,他必须忙里抽闲,写了<帖撒罗尼迦书信>去勉励那些挣扎求存的信徒。紧接下来,犹太人多方为难保罗,想尽办法把他们送到迦流总督那里,不过他即刻得到释放,仇敌的诡计无法得逞。当保罗恢复自由身后,他就回到耶路撒冷拜访那里的教会,过后返回安提阿,在那里居住约有一年多的时间,大约从主后52年秋到54年春为止。

第三次宣教旅程(主后约5358年)

保罗第三次宣教路线
经过养精蓄锐之后,保罗展开他的第三次宣教旅程,此次路线与第二次的宣教行程相似,唯没有朝西方往特罗亚,而是到以弗所去。这趟的远行纯属牧养的性质,旅程集中在以弗所和哥林多两个地方。他在以弗所的工作十分成功,归化了许多市民,初信者把巫书当众焚毁;基督徒人口的剧增,也导致亚底米神像乏人问津,导致偶像业者攻击信徒,而引发一场暴乱。尽管置身於危若累卵的环境中,保罗仍然处变不惊,他用三年的时间在以弗所广传福音,同时也在此趟行程中写了几封重要的书信,即哥林多前后书与罗马书。

探望哥林多教会,是保罗此次旅程中最后的工作,他在那里住了约三个月和时间。然后,他带着外邦教会的捐款,偕同几位代表一同去耶路撒冷,去救济该城贫穷弟兄。此外,也藉此加强外邦信徒和耶路撒冷信徒之间的联系,并消除犹太信徒对保罗作为外邦使徒的疑惑。与此同时,他希望以后能去拜访罗马,再继续往前,直到西班牙。

事奉的末期

保罗在监牢中完成四封书信
保罗心里有数,知道到耶路撒冷大概凶多吉少,因为指他误导外族中犹太人背弃摩西律法的声浪高涨,结果所担心和预期的事都发生了。当他遵照雅各劝告到圣殿行洁净礼时,被一群犹太人发现,并耸动群众闹事,想下毒手害他,不过,罗马军队及时赶到,才阻止这场不愉快事件。翌日,保罗被带到公议会(Sanhedrin)前受审后,再把他押至该撒利亚,於罗马总督腓力斯面前受审,由於保罗是无辜的,所以把他扣留在该撒利亚达两年之久。

於主后59年,波求非斯都出任总督,保罗在他面前上诉凯撒,说要到罗马受审。由於他是一位罗马公民,非斯都不能拒绝这项要求,於是把他遣送至罗马。保罗最后一尝夙愿,以囚犯的身份乘船到罗马去,一路上经历惊险后,他终於抵达意大利南部的部丢利(Puteoli),受到当地基督徒的热烈迎迓。他在这里受监禁两年,不过能住在自己的房子内,外有兵丁看守,可以传讲福音和接待客人。此外,他利用这一段时间完成四封书信,即歌罗西书、腓利比书、以弗所书及腓利门书。

事奉的终点

有学者认为,保罗是遭斩首而殉道
有关保罗在罗马服刑满期后的动向,使徒行传以外的资料并没有清楚交待。不过,根据保守派学者的意见,保罗被软禁两年之后,由於指控理由不能成立,然后获释,按照原定计划到西班牙去,其后又返回东方,探访革里底(多15)、以弗所和马其顿(提前13)、米利都和哥林多(提后420)、特罗亚(提后413)以及希腊西岸的尼哥波拉(多312)。过后,约主后67年,他在尼禄手下被捕和处死。

有一些学者则认为,保罗在这段时间写成了提摩太前书和提多书,在主后64年,罗马城发生大火,酿成基督徒被逼害的惨剧。他第二次被囚禁,在牢房内完成了提摩太后书;最后6567年间,被尼禄王斩首,他为信仰殉道时,很可能还未到60岁。

古人曰:“鞠身尽瘁,死而后已”,保罗就是这样的典范。从大马色路上的悔改,一直到生命最后关头,仍然死心塌地跟随主;尽管前路崎岖难行,充满挑战风险,他还是义无返顾,没有违背从天上来的异象(徒2619)。

诚如他所说:“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从此以后,有公义的冠冕为我存留。”(提后47-8)这反映出他的一生皆为主摆上生命,那怕为福音缘故赴汤蹈火,甚至为主的缘故抛头颅、洒热血,在他的眼中,这一切都不能成为十字架真理受拦阻的因由。

虽然他是两千年前的风云人物,但他的精神仍然常存;藉着他的书信,仿佛活於我们的眼前,如亲炙其呼吸。难怪马丁路德说:“保罗的话语,实在是有脚有手的,能捉住我们,使我们不能逃脱。”这说明了保罗信息的感染力,过去有人因他的著作蒙恩,相信现在如此,将来也如是。世人可从他的遗作中,去认识真理,寻找人生真谛,进而认识上帝的独生子—耶稣基督。

2002510日写於马来西亚神学院)